原標題:
五、以國際化的電視表現手段表達築夢路上精彩故事,致力打造文獻紀錄片精品力作
在紀錄片《築夢路上》的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將國際化的紀錄片創作理念與文獻紀錄片創作規律相結合,運用最先進的電視製作技術,運用豐富的視聽語言,打造一部史詩品格和國際視野兼具的紀錄片精品。
紀錄片《築夢路上》的片頭製作創意獨特,立意深遠,分別選取中國共産黨九十五年風雨歷程中是最具時代意義的歷史場景,以光影的變化與石破天驚、黃沙飛揚,寓意中國共産黨在黑暗中橫空出世,開天闢地,經過大浪淘沙,“吹盡黃沙始見金”,從全國五十多名黨員,發展成今天擁有8800萬黨員的世界最大政黨。
在以往多部紀錄片的成功經驗基礎上,《築夢路上》的整體視覺風格也是這部紀錄片的亮點之一,將莊重感、時代感和整體風格融會貫通。在動畫地圖、文獻資料呈現、圖片呈現、數據圖表以及綜合多元素合成等方面反復打磨,盡可能將動畫與紀錄片完美融合。
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分別請張大維與張恒兩位作曲家參與創作。在後期製作過程中,總編導夏蒙要求每一位執行編導要親自盯住每一個音樂製作環節,不放棄每一個細節,確保讓音樂緊扣全片主題,起到強化主題、烘托情緒、增強時代感的作用,同時也為這部超長紀錄片的集與集之間有一種內在的聯絡,形散神不散,增加整體感、包裝感,讓全片的音樂與這部紀錄片的整體氣質相得益彰。
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拍攝創作團隊,以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為主要團隊,由曾三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其他多項紀錄片大獎,從事文獻紀錄片創作二十餘年的夏蒙擔任總導演、電視總撰稿。接手這部文獻紀錄片後,他經過認真思考,形成了一份五千余字的導演闡述,對這部紀錄片的總體風格與敘述方式提出了十分成熟的創作思路和拍攝設想。
為這部文獻紀錄片擔任解説的是北京廣播電臺年輕的節目主持人於越。優異的先天條件,嚴格的專業訓練,加上自身的努力,使於越具有很強的可塑造性,很快適應了總導演對這部紀錄片解説提出的要求,以平實、渾厚、沉穩、內斂的解説,贏得了觀眾喜歡和認可,人們很難相信於越今年只有29歲。
六、凝聚紀錄片人的追求與夢想,在創作中感受築夢路上的光榮與夢想
為了這部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拍攝創作,中央電視臺舉全臺之力,搭建了以央視紀錄頻道為主的主創團隊。儘管夏蒙拍攝過多部大型文獻紀錄片,但面對32集,800多分鐘的大型文獻紀錄片,又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拍攝創作時間,還是不免有很大壓力。
從2015年5月開始,攝製組開始分赴全國各地進行拍攝。
具體承擔這項任務的紀錄頻道,根據這部紀錄片歷史跨度長,時空跨越大,採訪拍攝地域廣的特點,分設導演組、電視撰稿組、地面拍攝組、航空拍攝組、資料組、技術保障組、視覺創作組等多個部門,前後有上百人直接參與拍攝製作。創作當中,涉及全國各個領域120多個單位參與協助拍攝,黨史文獻領域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參與,力求打造一部獻給中國共産黨九十五年華誕的最好禮物。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文學撰稿工作由中央文獻研究室撰稿組擔任,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擔任文學總撰稿。在文學創作中,撰稿組充分吸取了近年來重大文獻紀錄片的創作經驗和傳播規律,在不斷探索創新中實現了權威性、專業性與生動性的有機統一。在文學腳本基礎上,總導演夏蒙按照紀錄片的創作規律,先後七易其稿,最終形成了紀錄片《築夢路上》的電視編輯臺本和解説詞文本。全篇32集,19萬餘字,把中國共産黨波瀾壯闊的九十五年的歷史,用樸實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用鮮活的歷史細節和生動的影像引領觀眾走近鮮活的歷史,真切感受築夢路上走過的艱難而偉大的歷程。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拍攝的上海新貌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分集
第一集 群英尋路 第二集 存亡之秋
第三集 井岡星火 第四集 萬里長征
第五集 西安事變 第六集 中流砥柱
第七集 重慶談判 第八集 戰略決戰
第九集 開國盛舉 第十集 土改翻身
第十一集 抗美援朝 第十二集 大業奠基
第十三集 道路初探 第十四集 兩彈一星
第十五集 中美破冰 第十六集 歷史轉折
第十七集 撥亂反正 第十八集 創建特區
第十九集 市場經濟 第二十集 港澳回歸
第二十一集 北京奧運 第二十二集 神舟飛天
第二十三集 改革新篇 第二十四集 法治中國
第二十五集 從嚴治黨 第二十六集 再鑄軍魂
第二十七集 海峽兩岸 第二十八集 大國外交
第二十九集 一帶一路 第三十集 創新驅動
第三十一集 決勝小康 第三十二集 走向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