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年初至今,綠城集團一直被各式各樣的流言包圍著,資金吃緊,公司創始人被調查,乃至帶著一點兒道德審判味道的“成本利潤疑雲”等等。龍年伊始的綠城,就如同近來與方舟子論戰正酣的韓寒一樣,被流言圍剿,鎖在了“三重門”中......[詳細]
“流言的發生需要兩個人,一個是你的敵人,一個是你的朋友。”對於這句話,正處在流言漩渦中的宋衛平可能理解得更為深刻。
瑞銀在針對綠城的報告當中,還爆料稱由於資金鏈緊張,綠城正在與潛在買家洽談,擬再出售4個項目,希望再套現60億元。
但綠城中國CFO(首席財務官)馮徵今日在接受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採訪時,對瑞銀的這番表述,予以了否認。馮徵稱,綠城的確是有一些項目是在洽售當中,但目前售賣雙方仍在進一步商談,最終有幾個項目可以出售成功,會使綠城回收多少的資金,現在仍是未知數。
而查閱歷史資料即可發現,在歲末年初的兩月中,綠城已經出售5個項目股權以支持其流動性。其中包括2012年12月29日向SOHO中國出售上海外灘地王股權,作價10.4億元。以及後來,綠城中國在其官方微博上公佈的四個股權轉讓公告,分別為無錫湖濱置業51%股本、綠城墅園35%股權、綠城錦玉50%股權、上海靜宇49%股權,以5100萬元、7000萬元、12500萬元和4900萬元進行了轉讓。
馮徵稱,通過項目的出售,綠城中國的資金狀況正在改善。而且預計今年出售的項目資金,也將會對資金面起到一定的補血作用。
《財經》雜誌1月16日報道稱,2011年12月20日,廈門市中級法院一審認定原任舟山市副市長、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家盟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而綠城房地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衛平可能牽涉其中。
該雜誌稱,2003年下半年,為感謝張對舟山綠城項目的前期支持和幫助,考慮到將來仍需獲得關照,在邀請張參觀綠城集團杭州春江花月項目時,建議張購買。後經時任舟山市政府駐杭州辦公室主任余宏忠協調,張家盟僅以5100余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下203平方米的商品房一套,該房産時價超過1萬元/平方米,後登記在張氏夫婦女兒張翅名下。
其後,有門戶網站和微博用戶猜測,“涉嫌行賄,宋衛平可能已經被捕。”
不過,1月19日,綠城媒體負責人對這種猜測予以了否認,他稱這起案件已經判決,紀檢部門只是判定張家盟受賄,無論是綠城或宋衛平,均未受相關部門起訴,沒有被認定行賄罪,沒有拘捕 ,綠城沒受到此次宣判的影響和牽連。
“宋衛平也只是配合調查張家盟案,不是對其本身立案。” 該名負責人強調。
近來,除了資本市場上的一些動向讓綠城獲得極大關注,還有一條名為 “綠城中國項目成本與利潤構成”的微博,將這家正在風口浪尖上的公司,正式拉入了網絡流言圈。
2月1日,一個新浪微博名為“多德”的網友將一張名為“綠城中國項目成本和利潤構成”的餅狀圖貼在了網上,該圖因經過知名地産商潘石屹的轉發,而在網上廣泛流傳,更是引發各界人士爭議。
這張圖顯示在綠城2萬元的銷售項目中各項成本、稅費、利潤的佔比。其中,土地費用佔2萬元售價的22%,稅收佔11%,建築費用佔39%,其他直接成本為4%,資本化利息費用為2%,三項費用為10%,而凈利潤只有12%。此後,有網友跟帖笑稱“如此薄利,原來買房子還不如賣水果賺得多。”
馮徵對此表示哭笑不得,“現在真的是跟綠城沾邊就能讓大家關注啊!”,他認為,這樣的餅狀圖測算科學性有待商榷,“你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一個項目,是高層還是別墅?在哪個地區?”,馮徵透露,他們自己在測算項目成本之時,需要引入的變量有很多,不是這樣簡略的估算就可以完全概括的。而綠城公司,從來就沒有估算繪製過這樣的“成本利潤表”,因此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消息並非是由該公司內部流出的。[點擊閱讀全文]
“一刻之前是黑暗,一刻之後也是黑暗”。現在的綠城中國正在經歷著一場“極夜之困”,而白晝到來的時點,暫時無人知曉......
調控重壓,數年泡沫和暴利堆砌的“地産盛世”一夜退潮,裸泳者被衝上沙灘,綠城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一切都難以確定的2012年,房企們不該總想著登上“諾亞方舟”,也不必期待誰會充當最後的“救世主”,站在當下,思考如何在這個寒冬生存下去,恐怕才是現在最該做的事情。
春節前,評級機構標普宣佈,將綠城中國的長期企業信用評級由“B”下調至“B-”,展望負面。而下調評級的原因是預計綠城的流動性在未來12個月內受大量短期債務、大筆建設成本以及疲弱的房地産銷售影響繼續疲軟。
而沒過幾日的1月26日,瑞銀亦發表研究報告,將綠城中國的目標價下調至2.8元,維持“沽售”評級。報告指,綠城中國去年銷售僅錄得330億元人民幣,按年下跌39%,僅為集團預期目標之83%。瑞銀預測,今年內地房地産經營環境仍然嚴峻,所以把綠城中國本年的銷售目標維持在270億元人民幣,即預期按年跌18%,並僅為集團預期的四成。
截至今日,綠城中國並未公佈其2011年全年的業績報告。不過,2012年初,綠城集團在該公司官網上發佈的合同銷售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12個月綠城集團累計取得銷售金額約人民幣353億元(包括人民幣22億的協議銷售額),總銷售金額中歸屬於綠城中國的權益金額約為人民幣233億元。
而參照標普的估算,2012年綠城將有120億至140億元短期債務到期,其中包括信託融資。此外,綠城全年建設成本可能在160億至170億元,兩大成本合計超過300億元。
對比收益與支出的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各方有關於綠城資金緊張的傳聞和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在嚴厲調控未現明顯回暖的情形下,龐大的短期債務,以及在建項目高昂的成本壓力,將極大的收緊綠城資金的流動性,甚至有出現斷裂的可能。
[詳細]
中國網絡電視臺原創策劃,歡迎轉載或報道,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經濟臺 周紅艷
聯絡我們:
如果您有線索,請發送至以下
郵 箱:jingji@cntv.cn
官方微博:t.cntv.cn/ji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