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中亞天然氣管道服務5億中國人 能源合作成新絲路亮點

發佈時間: 2014年04月06日 2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廣播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僅中石油一家中資企業,就為項目所在地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崗位,很多項目的本地員工已經接近90%。中石油哈薩克斯坦公司員工熱艾可汗剛剛獲得了來北京培訓的機會。

  熱艾可汗:中石油到來之後,對當地的學生進行了培訓。公司每年都派60名左右的員工去中國交流進修。非常幸運的是,公司領導今年派我去中國交流,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能源合作還帶來了更多的輻射效應。就在幾天前,俄羅斯石油公司開始經哈薩克斯坦向中國輸油,更多的原油可以不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運輸,而通過陸路通道進入中國,這意味著全球的能源市場結構正在被改變。

  中石油哈薩克斯坦公司副總經理裴建勝:中哈管道在哈薩克斯坦原油出口多元化,中國原油進口多元化方面在發揮的著重要的作用。有了中哈管道,在俄羅斯的原油管道,才建起來。

  目前,中國在中亞初步建成了剩餘可採儲量4.7億噸、年産3000萬噸油氣當量的油氣生産基地和向國內年輸油1200萬噸、輸氣300億方的重要油氣通道,中國和中亞的能源合作格局基本形成。

  未來,加強綠色能源開發,拓展非能源領域合作,也成為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的共同需求。

  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樂玉成:好多領域還是空白,還需要我們開墾,你比如説新能源,哈薩克風很大,這個太陽也很毒,發展風、電、水還有核能,所以搞核電站也可以,它沒有一座核電站,所以我們就可以搞新能源的合作,這是哈方所需要的。

  合作,互信,共贏,絲綢之路經濟帶上,能源合作正畫出新的藍圖。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以能源為打頭,交通運輸跟進,再下一步的話,農業、旅遊和信息化産業,形成這樣一個狀態。僅僅資源是不夠的,需要帶動當地的工業發展,和當地的經濟結合起來,在這方面是對中亞絲綢之路國家的支持,也真正形成絲綢之路的友誼。

  21世紀以來發現的最大油田,哈薩克斯坦的卡沙幹項目,中石油成功入股8.33%。

  世界第二大單體氣田,中國和土庫曼斯坦合作的“復興氣田”,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投産。

  2016年底,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的第四條線路D線將投産運行,設計輸氣量達到每年300億立方米。

  兩千年前,當載滿貨物的駝隊在絲綢之路上緩緩而行,誰能想到,他們腳下土地蘊藏的寶藏會成為兩千多年後絲綢之路上的新紐帶。悠揚的駝鈴聲如今只能從歷史的記憶中搜尋,而建設能源絲綢之路的新願景正在展開。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