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北京1月5日電(記者任沁沁 王建華 史衛燕)中國政府部門最近開出大額罰單懲處操縱價格的境外企業。北京的分析人士説,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境外企業的價格操縱行為實施經濟制裁,但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表示,這起事件也預示著,今後中國將更加主動、更加嚴格地依法常態化監管外企市場行為,以規範市場秩序、維護公平交易。
“無論內企、外企,在中國有關法律法規面前都是平等的,違反者必受查處,誰也不能例外。”他説。
此次受到處罰的六家境外液晶面板製造商包括韓國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的奇美、友達、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經濟制裁總額達3.53億元。
2001年至2006年間,六家外企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境內銷售涉案液晶面板共約515萬片,違法所得2.08億元。
此次制裁處罰行動是應這六家境外液晶面板製造商的中國客戶的請求而啟動實施的。制裁處罰依據的是《價格法》而非《反壟斷法》,因而罰款數額相對較輕。
中國的《反壟斷法》頒布實施于2008年,因此,它不適用於發生在2001年至2006年間的涉案價格違法行為。
此前,美國、歐盟和韓國已經對這些企業的價格操縱行為採取了嚴厲得多的懲處行動。
中國電視機整機産量約佔全球50%,由於上遊面板研發生産起步晚,電視機液晶面板長期依賴進口,特別是在本世紀前幾年,進口依賴度接近100%,而去年的進口量仍達1億片以上。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會長、秘書長白為民説,掌握上遊資源、控制核心技術,長期在市場供需中佔據強勢地位,加之違法成本較低等因素,令這些境外企業長時間操縱價格、牟取暴利。
改革開放初期,為吸引外資,中國從稅收、土地、産業政策等多個方面為其提供“超國民待遇”。而隨著2010年12月1日起中國境內所有內外資企業統一全部稅制,外資企業長達30年的“超國民待遇時代”宣告終結。
張燕生説,這起處罰案例在國內外影響較大,具有風向標意義,原因在於人們高度關注中國在體制轉軌階段如何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
他表示,這並非針對特定目標,比如境外企業,而是針對所有違法的市場操縱和壟斷行為,這對於中國市場經濟的規範、有序和公平競爭大有好處,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所有市場行為主體的健康發展。
“不能將此次制裁處罰行動理解為中國對外資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中國一直對吸引外資持積極態度,並鼓勵和引導其優化升級。”張燕生説。
去年前11個月,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1000.2億美元。以年度衡量,為本世紀以來第二次超過1000億美元大關。
“相對於歐美國家而言,在中國投資的絕對收益和增速還是遠遠高出的,加之社會政治和宏觀經濟層面的穩健狀態,相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而言,中國的外資吸引力優勢仍然明顯。”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鵠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