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CPI降了市民感受不同 專家稱對物價仍不能掉以輕心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10日 1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北京晚報

  2.2%,這是昨天公佈的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創下29個月來新低。CPI一路下行的同時,一些市民也提出自己的疑問:“為什麼我感到物價還是在高位呢?”為此,本報記者走訪了市場探尋價格。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分析師邵娜也表示,感受物價的升降與否還和每個人的消費結構相關。

  “放得住的貴,放不住的便宜”

  昨天下午,通州北機農貿市場熙熙攘攘,買菜的人提著大袋小袋。楊大媽是其中一位,她拉著裝得滿滿的小車,一説到菜價就停下了腳步準備和記者好好聊聊:“CPI是啥我不懂,我就感覺到這凡是放不住的是便宜了點,你看西紅柿降到了一塊錢一斤,圓白菜五毛錢一斤,茄子七毛錢一斤,豆角和菜花也都降了,但是那放得住的還是貴啊,蒜還是四塊五一斤,雞蛋雖然從五塊多降到了四塊四,但還是貴。”

  旁邊一位市民聽到談論物價也參與進來:“便宜?就這麼點便宜菜能吃吃嘍,其他的都還是死貴死貴的。”

  昨晚,記者在物美大賣場通州果園店看到,在打折物品區有不少市民選購。一位市民説:“看到公佈的CPI數據,簡直太逗了,現在隨便來一趟超市都將近兩百塊,物價還是貴啊,你沒看到大家都拎著籃子專挑打折的看嗎?”

  年輕人感受物價回落不明顯

  CPI走低,為什麼市民們感覺物價還是貴呢?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分析師邵娜表示,在CPI數據的採集中,此次價格下行速度較快的豬肉和雞蛋都佔一定比重,但是“製成品”的比重卻不是很大。今年以來,多個地方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導致“製成品”的人工費用上升,進而導致“製成品”的價格並沒有下行,“感受物價的回落和個人消費結構有關係,如果你經常去超市買製成品,可能你不會感受到CPI走低帶來的物價回落,如果你經常去菜市場,應該會有所感覺。”根據研究,在CPI走低的情況下,老年人通常會感受到物價的回落,而年輕人的感受則不是那麼明顯,因為年輕人多是去超市購買製成品。

  對物價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此次CPI走低也引來了經濟學家的討論。王福重在微博上表示:“6月CPI同比漲幅2.2%,如果不是食品的權重大,還要更低,不出意外,中國經濟將進入通貨緊縮,緊縮比通脹難治理的多,幾乎無藥可救,通縮下,人們不願意消費,不願意投資,經濟就死了。”

  不過這一言論並沒有得到多數人認可。經濟學家仲大軍昨晚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貨緊縮那倒不至於,此次CPI下行還是和季節有關係,因為在這個時候,包括蔬菜在內的一些食品價格都降下來了,“通貨膨脹仍值得觀察,因為前一段時間流出來的錢太多了,通脹是個老虎,説回來就會回來。”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學部委員劉樹成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目前CPI處於下行通道,但還是要密切跟蹤物價走勢,對物價仍然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注意防止成本推動物價反彈因素變成現實。專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勞動力、原材料、土地、資源環境等成本普遍上升。(記者 于建)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