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張海英:拿什麼確保絕不能讓房價反彈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10日 07: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張海英

  二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的地價、房價出現環比微漲,溫總理都看在了眼裏,所以要求從抑制投機性需求、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推進保障房建設三個方面進一步做好調控工作。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表態有三句話:一是把抑制房地産投機投資性需求作為一項長期政策;二是制止糾正地方變相放鬆樓市調控;三是絕不能讓房價反彈造成功虧一簣的局面。

  顯然,在部分城市出現房價反彈苗頭的關鍵時期,溫總理的這一表態給快速升溫的樓市潑了一盆冷水。尤其是,很多人把房地産看成是這一輪穩增長的“救急藥”,而總理卻表態絕不能讓房價反彈。總理的這次表態是糾正某些人的幻想和猜想,即不會放鬆樓市調控來穩增長,房價回歸合理水平的目標不變。這一明確表態相信會影響到市場預期和房價走勢。

  同時,總理表示把抑制投機作為長期政策,是明確告訴住建、財稅等部門做好各自工作。要抑制房地産投機投資,不外乎限購和稅收。雖然限購政策看上去沒有放鬆,但由於住房信息聯網不到位,政策執行不嚴,限購還有不少漏洞需要修補。更重要的是,限購政策難以持久,需要房産稅、空置稅及時“接棒”,財稅部門應儘早讓稅收工具發揮積極作用。

  而且,“制止糾正地方變相放鬆樓市調控”這一表態,既是要求房地産主管部門要對地方政府微調説“不”,也要求對房地産市場調控負總責的省級政府要真正負起責任來,制止地方政府變相救市。筆者以為,制止地方變相救市必須打出三招:一是限制地方政府擅自調整樓市政策的權力;二是讓已經微調的地方恢復政策原樣;三是對微調尺度過大、房價反彈過快的地方進行問責。儘管住建部日前表示,那些調控政策鬆動、房價大幅反彈、保障房建設遲緩的地方將被問責,但能否問責還需要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絕不能讓房價反彈”這句話讓人重新對房價回歸燃起希望。眾所週知,隨著樓市快速升溫,地價、房價雙雙環比微漲,從專家到公眾,不少人對調控走向和房價走勢的看法相比去年底今年初發生了改變,看漲的聲音完全蓋過了看跌的聲音。所以,目前這個時候,樓市特別需要權威聲音來表明最高決策層的態度。無論是地方政府、銀行,還是開發商、購房人,都要領悟總理的表態,理性看待房價。

  當然了,房價走向不可能因為總理幾句話就徹底改變,還需要再出重拳。筆者以為,有關方面應根據總理的表態再出“國X條”,可打出多記重拳,比如,為抑制投資投機,房産稅推向全國的時間表應該公開,徵收房屋空置稅應早日提上日程;為制止地方變相放鬆調控,應該劃出紅線不允許地方政府去碰,用問責來應對地方放鬆調控;為避免穩增長、釋放流動性刺激房價反彈,應該對房地産市場實行精準的信貸政策;為避免樓市調控影響地方財政,不僅要進行財稅改革,還要通過政績考核倒逼地方政府讓經濟轉型。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要想讓房價不再反復,回歸理性,需要建立長效調控機制,而長效機制説白了就是完善制度,從政策調控變成法律約束。譬如,早日出臺住宅保障法,把日益龐大的住房保障體系納入法治軌道;再如,修訂城市房地産管理法、土地法等法律法規,讓相關法律跟上社會發展需要和房地産市場變化。也就是説,通過完善的立法和嚴格的執法讓樓市恢復理性,健康發展。靈活性的政策調控,是一種補充。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