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央行連續降息實體經濟能否回暖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09日 15: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6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將於本週公佈,央行選擇在此之前突然降息可謂全力護航穩增長。多家機構預測,6月宏觀經濟數據可能加速回落,同時CPI步入“2時代”。

  自6月8日央行宣佈降息後,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央行再次決定,自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李稻葵認為,在通脹壓力驟降的大背景下,預計6月CPI同比為2.3%,未來四個月在2.2%與2.3%之間。降息的目的是銀行給實體經濟讓利,促進實體經濟回暖。

  GDP增速低於宏觀預期

  在央行連續兩周進行逆回購向市場輸入流動性的時候,在市場預期7月份是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敏感時期,央行“意外”地選擇了不對稱降息,並增加了貸款利率的下浮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意外降息或與6月份的經濟數據不理想有關。國家統計局即將公佈第二季度宏觀運行數據,選擇此時降息,有業內專家認為,很可能與6月份的宏觀運行數據有密切關係。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不到1個月的時間裏連續兩次降息,表明第二季度GDP增速確實低於宏觀預期。

  平安證券分析師王成指出二季度經濟關鍵指標或已經接近政策容忍線,GDP增速可能接近年度7.5%的目標,預計6月份CPI下降到2.4%,7月份下降到2%。降息可以看出中央護航穩增長的決心。

  有機構稱,剛從過熱和通脹中走出來的中國經濟,遊走在通縮邊緣,同時也不排除滯脹風險。央行選擇在數據公佈前進行降息操作,首先達到了提前對衝悲觀數據的目的。

  巴曙松也認為,意外降息的一個原因是CPI回落趨勢超乎市場預期,按目前趨勢,7月份CPI有望回落到2%以下,為宏觀政策放鬆提供了空間,另外經濟增長持續回落也促使包括降息在內的新的適度放鬆政策出臺。持續降低的貸款利率有利於激發貸款需求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而歐洲央行日前也宣佈將貸款利率降至歷史低點的0.75%,這也是歐洲央行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降息。

  如此看來,全球央行聯手挽救實體經濟的意圖已經比較明顯。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