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余豐慧:利率浮動擴大對銀行是把雙刃劍

發佈時間: 2012年06月12日 08: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京華時報

  在央行宣佈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後,有分析認為,存貸款可以“貨比三家”將給銀行帶來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銀行的“好日子”恐怕要結束了。

  作為一名銀行從業人員,筆者認為,利率浮動擴大對銀行來説是一把雙刃劍。

  從經營上看,存貸款利率下降、浮動區間擴大後,縮小了存貸款利差,這將影響到商業銀行貸款資産的創利能力,進而影響到銀行的效益,給銀行的經營帶來一定的壓力和影響。

  從負債業務看,這次利率調整給儲戶提供了選擇空間和議價能力,哪家銀行利率高,儲戶就更願意把錢存在哪家銀行,這種外部壓力將使得銀行吸收存款的難度加大,讓銀行爭奪存款的競爭更加激烈,不排除會燃起價格戰。筆者注意到,6月8日五大行將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到3.5%後,一些股份制銀行仍按3.25%的基準利率執行。但僅僅一天后,情況馬上出現了大反轉——股份制銀行紛紛調高存款利率,與五大行看齊。華夏、深發展、興業等銀行更是將一

  年期利率上調至3.575%的最高限。筆者在此大膽預測,用不了多久,所有銀行都將或明或暗地將存款利率浮動到頂。

  在看到以上不利影響之外,也應看到有利的一面。首先,央行只是調整了利率浮動區間,而浮動與否、幅度大小,權力在銀行自己,這增加了銀行自主決定資金價格的決策空間,與客戶議價的範圍和能力也大大提升。在存款利率上,由於各銀行紛紛上浮利率,所以零售掛牌利率不可能太低,但是對於批發性大額存款,銀行可與客戶協商定價且利率可能低於掛牌利率,從而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而且,在資金富裕、存款來源遠遠大於放貸運用時,銀行完全可以及時將利率調整為基準利率而不上浮。在貸款利率上,是否向下浮動0.8倍的權力也在銀行自己,在信貸資金仍然是賣方市場的情況下,銀行完全可以不選擇下浮。

  從更長遠的影響來看,這次利率浮動區間擴大,特別是存款上限被突破,將迫使商業銀行儘快轉變經營方式,把過度依靠存貸款利差的盈利模式轉變到拓展中間業務等多渠道盈利模式上,這對銀行來説不但不是壞事,還是一次主動轉型的難得機遇。

  本報製圖何將 □余豐慧

責任編輯:高士佳

熱詞: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