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新華社:經濟下行壓力有增無減 不能重演投資依賴

發佈時間: 2012年06月04日 07: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東方早報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 9.7%、9.5%、9.1%、8.9%、8.1%……去年一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逐季回落。從目前國內外形勢來看,下行壓力有增無減。

  新一輪提振經濟的著力點何在?如何遏制地方的“投資衝動”?(編注:在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加大政策預調微調力度的表態後,5月末,各地政府紛紛“搶抓機遇”。據早報統計,至少已有陜西、浙江、青海、湖南、黑龍江、新疆等地近期表態要加快上大項目。此外,在“穩增長”的中央口號提出前後,央地合作升溫——3月以來,由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帶隊,國務院國資委至少與11個省市自治區大舉簽署合作備忘錄,包括安徽、北京、重慶、雲南、湖南、吉林、陜西、廣西、河南、西藏、海南。而2011年,國務院國資委網站上可查的王勇帶隊的類似活動僅寥寥數個,合作方分別是廣東、浙江、河北、四川,簽約時間均集中在當年第四季度。)

  “中國開始謹慎促增長”

  從前兩年的“保增長”,到去年的“防通脹”,再到今年的“穩增長”,經濟形勢變幻莫測,政策調整難度不斷加大。

  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期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已確定的鐵路、節能環保、農村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教育衛生、信息化等領域的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進度。

  “發令槍”扣響,一批基礎設施項目獲批啟動,“凍結”多年的廣東湛江和廣西防城港兩個投資均在600億元以上的鋼鐵項目獲批。消費方面,對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和節能空調實施的財政補貼、對綠色住宅的房貸利率優惠等措施接連跟進……

  “中國開始謹慎促增長。”外媒如此評價。專家分析稱,“謹慎”的原因在於,中國既需要保持經濟增長,同時還要完成經濟結構轉型的重任。

  新一輪“投資依賴”?

  為何在全行業虧損的形勢下,還要再上鋼鐵項目?“穩增長”是否會走上“投資拉動”的老路?面對近期一系列“組合拳”,市場存在疑慮。

  “這一輪投資的方向和力度,與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政策有區別,強調更有動力的增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説,當前經濟形勢比2008年實際上要好得多,特別是就業形勢還比較樂觀,沒有必要啟動像“4萬億”那樣的投資計劃,但要防止投資衝動,防止部分落後産能死灰復燃。(編注:6月1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在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時説,中國經濟增長保持在預期的區間之內,年內能夠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杜鷹同時解釋,主要的“穩增長”政策包括四部分:一是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的政策;二是保持合理的信貸規模;三是擴大消費需求,同時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四是穩定外貿出口。)

  劉元春認為,目前出臺的政策突出了三個特點:一是保持原有在建項目的連續性;二是落實“十二五”規劃中一批重大、事關全局的項目;三是對民間資本開放,為民營經濟和民間資本創造投資新機會。

  提振經濟的著力點在哪?其一,綠色及高端導向。此次中央財政投入1700億元推進節能減排,在以增加投資助力“穩增長”的同時,更突顯“綠色投資”傾向,投資主體也向多元化推進。

  近期核準的廣東湛江、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建設均以壓縮鋼鐵産能為前提:廣東累計壓縮粗鋼産能1614萬噸,廣西和武鋼累計壓縮粗鋼産能1070萬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稱,目前鋼鐵産業“大路貨”過剩,但“精品”不足,這些項目的産品主打高端産品。

  其二,消費導向。此次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和節能空調活動,每台家電補貼資金100元至400元不等。初步預計,推廣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和節能空調將拉動消費1350多億元。

  其三,市場導向。針對企業面臨的困難,政府正通過結構性減稅、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等,減輕企業成本負擔。“從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電信等領域建設已經顯現出,國家正在從依靠政府投資轉向市場投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説。

  “必須堅持‘穩調’結合”

  “經濟減速—政策刺激—投資過熱—宏觀調控—經濟減速”,這一怪圈是否會在此次“穩增長”週期中出現?

  “長遠看,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速度問題,而是結構問題。僅靠投資拉動,解決不了産能過剩和結構調整。”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小廣説,中國經濟已到了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關鍵時期。

  “未來國家和地方的投資方向將更為側重‘轉型’,讓結構性矛盾在增長中逐步釋放。”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常修澤説,其中的關鍵,是要將科技創新擺到核心位置。

  根據相關部署,政府在繼續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的同時,更多財政投入將用於培育發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産業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從長遠考慮打造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劉元春説:“適度放開投資是有必要的,但是度的把握和方向同樣重要,必須堅持‘穩調’結合。”(編注:劉元春此前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提醒,由於目前體制性問題沒有解決,地方政府投資膨脹、投資饑渴沒有從根本上、在制度層面上得到解決。在中央和國務院政策有所鬆動的情況下,地方所表現出的很大積極性“值得警惕”。“由於各種利益集團作用,很容易導致泥沙俱下的局面,這是這一輪放鬆要重點關注的。”)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更應致力於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要打破‘玻璃門’,為民間投資‘鬆綁減負’,形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