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二十國集團需要長期戰略框架——訪德國B20協調人斯托米—安尼卡·米爾德納
“二十國集團既要注重實施各自的行動方案,更要為未來發展制訂長期的戰略框架。”德國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協調人、德國工業聯合會對外政策部主任斯托米—安尼卡·米爾德納對本報記者表示,G20杭州峰會的議程設置更加強調二十國集團共同和協調行動,恰逢其時。
米爾德納認為,G20需要長期的、戰略性的發展導向。二十國集團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協調和強有力的行動,就需要一個更加合理的戰略框架,以便充分利用發展機遇和應對長期挑戰。中國作為G20主席國,強調了要採取共同、協調的行動,並且還引入了創新和綠色金融等議題。在某種程度上,本屆峰會代表著新的轉變。當然杭州峰會並沒有忽視以往峰會一貫呼籲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效率、投資決策等議題。
米爾德納説,國際工商界提出的《2016年B20政策建議報告》為即將召開的G20杭州峰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案,如果各成員堅持實施,必將實質性促進增長和繁榮。米爾德納本人參與了貿易與投資工作組的工作。她表示,B20在這個領域提出的建議有如下重點:首先強調了不出臺新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重要性;其次為了便利貿易,相關國家應當迅速、有力執行世貿組織協議;第三是多邊層面的貿易投資問題。地區性貿易協定之間需要加強協調,B20政策報告建議專家對多元化措施的潛力進行評估;最後在投資決策方面,B20關於透明、公平公正解決爭端的權利以及法治等建議,在G20貿易部長會議的全球投資指導原則中得到了體現。
米爾德納指出,全球經濟治理是一個有多種利益相關者參與的進程,除了主權國家,企業界、社會和個人都在政策形成和執行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領先論壇,B20為G20提供了支撐作用,為G20制訂可持續增長政策提供了建議。比如,B20呼籲在數字貿易方面採取行動、建立多邊投資框架和面向未來的監管機制等。
談到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米爾德納表示“中國的極其重要性毫無疑問”。中國不僅僅具有龐大的經濟規模,而且在基礎設施投資和二氧化碳排放等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同時,更大的重要性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自從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採取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推動了經濟的持續發展,融入了全球價值鏈。但中國經濟也面臨著挑戰。中國經濟能否成功實現轉型,培育自我創新能力將是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