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苗族文化(融水)生態保護區”“侗族文化(三江)生態保護區”的創建,結合我市少數民族文化實際情況,是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大處著眼的得力舉措。國家文化部充分肯定、褒揚我市積極探索“非遺”生態保護的模式。
我市以文化創新工程的理念,開拓“非遺”保護領域,將它與新時期農村文化致富工程有機結合,形成保護、開發、利用的一舉多得。如在三江縣程陽八寨建立廣西第一個“非物質文化傳承基地”,進行侗族文化的多元集中展示,使它成為民族文化旅遊的新經濟增長點。融水縣香粉鄉雨卜村東興屯確立為苗族坡會傳承點後,進行蘆笙、鬥馬、編織、蠟染、百鳥衣等苗族坡會民俗內容集中展示,引客入寨,實現“非遺”生態環保與農民創收的花開並蒂。
此外,三江縣林溪鄉冠小屯百家宴風情展示點、獨峒鄉農民畫傳承基地,融水縣苗族傳統工藝坊、貝江長賴村“電影外景生態長廊”,以及融安縣鷺鶿洲龍舟文化傳承展示中心、柳江縣下倫屯壯文化民俗館、鹿寨縣中渡古鎮、柳城縣農民專家大院等20多個“非遺”項目的開發利用,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孵化出“非遺”産業發展的鄉村雛形。
“非遺”是一個民族的DNA,從娃娃抓起,植根校園,長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活動,是我市“非遺”薪火傳承著眼于未來的實效性舉措。
依託大專院所、職業技術學校,進行專業化的“非遺”課題研究。我市在廣西科技大學成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基地”,在廣西工藝美術學校開設“織錦”“銅鼓”“草編”“儺臉譜”“剪紙”“民族畫”等“非遺”工藝傳承課程。各縣區均依託轄區內的“非遺”項目,開展傳統技藝展示和教學。三江縣以侗族大歌為主,鹿寨縣以彩調為主,融安縣以文場、曲藝為主,融水縣以蘆笙踩堂為主等,並編撰相關的校本教材。截至目前,我市六縣四城區已有60多所小學,各有側重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活動,形成“非遺”傳承從小抓的文化“校應”。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 ,均為荀詩媛 、陳思思攝)
搜索更多 非遺 非物質文化遺産 的新聞
- 2011-11-21 08:15:08 [視頻]文化新氣象-培養文化人才 活態傳承:讓非遺文化生生不息
- 2011-09-05 18:30:00 《新聞視點》 20110905 尼木縣:“非遺”文化大放異彩
- 2013-06-08 18:20:00 《江源掃描》 20130608 非遺文化 人類瑰寶
- 2012-09-03 18:20:00 《大美青海》 20120903 傳承“非遺”文化 延續文明歷程
- 2013-12-24 06:00:00 [視頻]北京 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周 民族非遺:京族美妙“獨弦琴”
- 2011-10-27 06:34:15 [視頻]北川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落成:揭秘羌族非遺“寶貝”
- 2011-02-26 08:42:41 [視頻]非物質文化遺産法解讀:國家鼓勵全社會參與“非遺”保護
- 2011-02-26 08:39:09 [視頻]非物質文化遺産法解讀:國家鼓勵全社會參與“非遺”保護
- 2010-06-02 10:00:00 國新辦新聞發佈會 文化部介紹中國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 2012-07-05 12:27:00 《鄉土》 20120705 鄉土非遺文化行之撈車河的土家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