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隆安“那”文化旅遊節將舉行 展現稻作文化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13:45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中新網南寧4月11日電(記者 林艷華)2012年中國隆安“那”文化旅遊節暨“四月八”農具節將於4月26日至5月3日在隆安縣舉行,以展現廣西壯侗語民族地區千百年來稻作生産引發出來的社會生活、民俗事象的“那”文化傳統。

  南寧市隆安縣縣長陳竑11日在此間介紹,“那”在壯語中即“稻田”之意,作為壯族稻作文化發祥地之一的廣西隆安縣,擁有得天獨厚的“那”文化資源。近年來,隆安縣境內相繼出土了大石鏟、牙章、遺骨等文物,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為隆安縣作為“那”文化圈中心和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定位提供了有力證據,並成為隆安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的“四月八”農具節習俗原名為浴佛節,形成于明朝萬曆、天啟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它實際上是古老的大石鏟祭祀的傳承,古代駱越人在水稻插秧農事活動結束後,要舉行洗梨耙收存的祭祀儀式,祈求農業祖神賜予豐收,後來就演變成了過農具節的習俗。

  據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介紹,中國的水稻種植起源於華南,廣西野生稻有兩個多樣化中心,其中一個即是大明山西南側的隆安、扶綏和邕寧交界處的左右江和邕江河谷地區。6500年前,駱越先民就在隆安創造了大石鏟文化,隆安大龍潭大石鏟文化區擁有中國新石器時代最相近的稻作工具,出現了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水稻生産。

  陳竑説,本屆“那”文化旅遊節文化活動與經貿活動相得益彰,共安排有3大板塊12項活動。除開幕式、“那”文化論壇、山水旅遊節三大主體活動之外,還包括有文藝晚會、書畫攝影民俗作品展、千人稻神祭表演、千人石鏟表演、千人農具表演、百人排歌表演等文化活動,以及美食一條街、商品展銷交易會、投資洽談等經貿活動。

  隆安縣位居廣西西南部,地處右江中下游,是鄧小平同志創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之一,素有“蝶城”之稱,明朝世宗嘉靖12年(公元1533年),時任兩廣總督王守仁上書嘉靖皇帝設縣,嘉靖帝準奏並賜名“隆安”,寓“興隆發達長治久安”之意。該縣總人口40萬人,有壯、漢、苗、瑤等13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約佔全縣人口的95%。遠在新石器時代,隆安壯族先民就遺留下了豐富多彩的“那”文化習俗和各式各樣的文化遺産。《那桐農具節》、《紅良壯族打鐵技藝》、《稻神祭》、《壯族九蓮燈》、《壯族亥日》等5個項目已經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目前,《那桐農具節》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熱詞:

  • 文化旅遊節
  • 稻作文化
  • 那桐
  • 民俗事象
  • 嘉靖帝
  • 排歌
  • 文化論壇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