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人民網隆安5月24日電(記者謝建偉)水上抓鴨、竹排拔河、森林尋寶、漂流競速……在今年的中國首屆“那”文化旅遊節上,一大批別具特色的“山水旅遊”活動吸引了近20萬中外遊客雲集廣西隆安。
據了解,壯侗語民族把水稻田叫做“那”,“那”文化就是壯侗語民族的稻作文化。隆安是我國野生稻的原生地之一,以隆安為中心的古駱越水流域是我國最早、規模最大的稻作中心區。近年來,隆安境內相繼出土的大石鏟、牙章、遺骨等文物以及發現我國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認為,隆安是中國“那”文化內涵最深厚、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中國和壯族“那”文化的聖地。
研究稻作文化的著名學者、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梁庭望教授認為,全世界以大米為主食的地區很多,因此隆安的壯族稻作文化資源很有價值。一定要好好挖掘,力爭把隆安打造成中國的稻作文化的一個光輝點。
據隆安縣縣長陳竑介紹,首屆“那”文化旅遊節主要安排3個板塊12項活動,包括開幕式、“那”文化論壇、山水旅遊節三大聯誼載體,美食一條街、商品展銷交易會、投資洽談活動三個經貿平臺,文藝晚會、書畫攝影民俗作品展、千人稻神祭表演、千人石鏟表演、千人農具表演、百人排歌表演六項文化活動。其中,以“弘揚‘那'之魂,實現新跨越”為主題的開幕式,以歷史悠久的“那”文化習俗為主線設計編排大型情景表演節目,充分展示隆安古樸、獨特的稻作文化。
在首屆“那”文化旅遊節上,千人民俗大巡遊展現了濃郁的“那”風采。“千人農具”表演以獨特的舞姿演繹“稻作文化”;祈雨儀式以剛健有力的動作演繹“那”文化快樂勞動、喜獲豐收的場面,彰顯“稻的靈魂”,詮釋“那”的魅力。此外,梁庭望等眾多稻作文化專家齊聚“那”文化民俗研究座談會,為“那”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推動隆安縣域旅遊文化産業發展等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在集中展現“那”文化的同時,文化旅遊節將充分體現旅遊與文化、經貿活動的有機結合,並舉行各種休閒遊樂活動,讓廣大遊客親身體驗“那”山“那”水的美好與愜意。整個節慶活動凸顯了“民族化、本土化、大眾化、集貿化和多樣化”的五大特色。據統計,首屆“那”文化旅遊節期間,前往隆安觀光旅遊的廣西區內外遊客19.8萬人次;各類商品銷售總額達數百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