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隆安將舉辦“那”文化節 展現壯族古老稻作文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6日 09:31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CNTV旅遊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廣西南寧市隆安縣人民政府4月1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將於4月26日至5月3日,在隆安縣舉辦“2012年中國.隆安‘那’文化旅遊節暨‘四月八’農具節”,此文化節將向外界展示中國發源最早、規模最大、生産工具最先進的稻作文化中心區之一:以隆安為中心的古駱越水流域稻作文化——“那”文化。

新聞發佈會現場

        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在發佈會上介紹,近年來,考古學家在隆安縣境內相繼出土了大量的大石鏟、牙章、遺骨等文物,並在此間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這些可靠的考古資料,為隆安縣成為“那文化”圈中心和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謝壽球説,壯侗語民族把水稻田叫做“那”,“那文化”就是壯侗語民族的稻作文化,“那文化”圈是以稻作作為主要農業生産方式的壯侗語民族群體,它有著悠久的稻作文化歷史和獨特的稻作文化習俗。“那文化”圈的範圍主要包括中國的廣西、廣東、海南、雲南以及越南北部、老撾、緬甸、泰國和印度的阿薩姆邦等地。

        謝壽球稱,通過考古發現,隆安縣境內出現了中國歷史最久遠、規模最龐大的稻神祭祀壇,這樣的稻神祭祀壇在別的地方是從未被發現過的。而且,隆安還是中國野生稻的原生地。諸多證據表明,以隆安為中心的古駱越水流域是中國發源最早、規模最大、生産工具最先進的稻作中心區之一。

        中國稻作文化研究著名學者、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梁庭望教授説,隆安自古流傳著最古老的稻作文化習俗,“四月八”農具節、“芒那節”等最原生態和獨特的農業祖神祭祀民俗,經過幾千年的積澱,逐步形成了規模宏大、程序嚴謹的祭祀方式,造就了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的“那”文化。目前,全縣已有《那桐農具節》、《紅良壯族打鐵技藝》、《稻神祭》、《壯族九蓮燈》、《壯族亥日》等5個項目列入廣西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梁庭望稱,隆安的稻作文化必定會走向全國,走出國門,影響全世界,將會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為進一步發掘和弘揚歷史文化,加快發展旅遊等相關産業,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隆安縣人民政府決定舉辦此項節慶。節慶主要安排三個板塊十二項活動,包括開幕式、“那”文化論壇、山水旅遊節三大聯誼載體,美食一條街、商品展銷交易會、投資洽談活動三個經貿平臺,文藝晚會、書畫攝影民俗作品展、千人稻神祭表演、千人石鏟表演、千人農具表演、百人排歌表演六項文化活動。

         開幕式將以弘揚“那”之魂,實現新跨越為主題,以歷史悠久的“那”文化習俗為主線設計編排大型情景表演節目,充分展示隆安古仆、獨特的稻作文化;大型文藝晚會將以“在‘那’文化綻放的地方”為主題,內容分為《據“那”而作》、《憑“那”而居》、《靠“那”而行》、《依“那”而樂》等四個章節,每個節目都融合“那”文化、民俗文化、旅遊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並邀請諸多明星前來“助陣”,將奉獻一道“那”文化盛宴;山水旅遊節將依託隆安獨特而豐富的旅遊資源,舉行各種休閒遊樂活動,讓廣大遊客親身體驗“那”山“那”水的美好與愜意。

        隆安縣人民政府縣長陳竑説,整個節慶活動將凸顯“民族化、本土化、大眾化、集貿化和多樣化等“五大特色”,將旅遊與文化及經貿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為區內外客商搭建商貿、引資、旅遊等商務平臺。屆時,將有數百位境內外行政官員、數千名境外遊客、近萬名國內遊客雲集隆安,50多家境內外新聞媒體將進行全程採訪報道或現場直播。(鐘勳 方靖文 圖/文報道)

熱詞:

  • 稻作文化
  • 大石鏟
  • 排歌
  • 四月八
  • 祭祀
  • 壯侗語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