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民族瑰寶大放異彩 廣西打造西部中醫藥民族醫藥強區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8日 14:50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廣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中醫藥民族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千百年來,中醫藥民族醫藥在防病治病、養生保健中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歷代防治重大疾病、疫病中,屢建奇功。

  廣西作為中草藥資源大省(區),全區中草藥物種達4634種,佔全國已知藥用資源的1/3,居全國第二位。其中,全國400多種常用中藥原料中有70多種主要來源於廣西,羅漢果、雞血藤、廣豆根等産量更是佔全國的90%以上。

  與此同時,我區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經過數千年醫療實踐積累的經驗,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民族醫藥,為中藥資源的利用和醫藥産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壯醫藥、瑤醫藥是我區中醫藥民族醫藥的傑出代表。

  近幾年,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對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的重視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列入醫改實施項目

  醫改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讓人民群眾“防得了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我區作為人口最多的後發展、欠發達民族地區,自身財力有限,而中醫藥壯瑤醫藥具有“簡、便、驗、廉”的顯著特徵和優勢,這恰恰符合我區區情。

  近年來,自治區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結合廣西實際,在國家醫改5項重點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3項廣西特色項目,中醫藥壯瑤醫藥被列入醫改特色項目進行總體部署。記者了解到,在醫改實施過程中,我區出臺了使用中醫民族醫技術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10%等一系列促進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的傾斜政策,而且,中央和自治區對中醫民族醫醫院基礎建設、專科專病、人才培養等均給予重大專項支持。據統計,目前,全區共有各類中醫民族醫醫療機構1800多個,三級和二級甲等中醫民族醫醫院分別為13家和44家,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中醫重點學科、專科分別為57個和124個,81%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0%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開設了中醫壯瑤醫科或提供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涵蓋自治區、市、縣、鄉、村的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網絡建設得到快速發展,有效緩解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我區中醫藥壯瑤醫藥人才培養獨具特色,成效顯著。今年3月,廣西中醫學院更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成為西部省區第二所中醫藥大學,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走在了西部同類院校的前列,標誌著我區中醫藥壯瑤醫藥的傳承培養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此外,我區還培養了一批以國醫大師班秀文教授為代表的中醫藥壯瑤醫藥高級人才,一大批中醫藥壯瑤醫藥技術骨幹紮根基層、服務基層,為老百姓的健康作出了積極貢獻。全區目前有國醫大師、全國名老中醫、桂派中醫大師等名醫名家170名,廣西鄉村名中醫109名,有2萬多名基層醫務人員掌握10種左右中醫藥壯瑤醫藥適宜技術和健康養生方法並在農村和社區廣泛推廣應用。

  駛入發展“快車道”

  隨著國家和自治區對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視,一系列重大決策措施相繼發佈實施,為我區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扶持和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支持實施壯瑤醫藥振興計劃等5項涉及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的重大項目,自治區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廣西藥用植物園升級改造項目協議》、與中國工程院簽署《共建廣西藥用植物園項目》等一批戰略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我區的中醫藥壯瑤醫藥工作正式列入國家和相關部委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的整體規劃和重大項目。

  2009年,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中醫藥壯醫藥發展條例》,為我區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11年,自治區政府出臺了《加快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的決定》、《壯瑤醫藥振興計劃 (2011-2020年)》、《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11-2015年)》等文件。此外,為紮實推進壯瑤醫藥質量標準體系建設,還頒布實施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壯藥質量標準》,廣西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真正駛入了“快車道”。

  據統計,我區現有經審核登記備案的藥品研究機構25家、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6家,還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研發水平的專業機構如廣西醫科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藥用植物園等。目前,我區已經建立了與中醫藥研發相關的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兩個、國家中醫藥重點研究室3個,並且還承擔了“973計劃”重大課題,填補了廣西空白。而且,廣西藥用植物園已獲批建設國家工程實驗室——西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我區正以此為依託,利用柔性引進的國內外院士專家人才資源優勢,結合中藥民族藥資源優勢,正在努力打造世界級藥用植物園,凸顯差異性的競爭優勢。

  此外,我區注重中醫藥壯瑤醫藥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德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簽署合作協議70多項,為美國、英國、新加坡等50多個國家培養中醫藥留學生1500多名。自治區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民委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東盟傳統醫藥高峰論壇,發表了《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南寧宣言》,中國與東盟確定了全面交流合作的新機制,提升了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在東盟的橋頭堡地位和作用,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打造西部中醫藥強區

  目前,全區有中藥生産企業129家,年總産值近200億元,有200多家企業通過國家GMP認證。按照規劃,到2015年,我區醫藥工業將實現産業化發展,可實現銷售收入320億元,增加值達128億元,實現利稅32億元。

  中醫藥壯瑤醫藥産業作為廣西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廣西經濟發展極具潛力的産業之一。中恒梧州制藥、桂林三金等年産值均超10億元,躋身全國制藥工業百強榜,南寧、東興、憑祥和龍邦等中藥材一類國際貿易口岸年貿易量持續增長,其中憑祥口岸中藥材出口躍居全國第一。

  針對我區中醫藥工業的産業優勢,同時為推進國家中藥基地建設,我區還將加大科技投入,重點發展中成藥、中藥提取物,適當發展中藥飲片,加強藥材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積極開展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研究及基地建設。

  日前,自治區作出了加快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的決定和壯瑤醫藥振興計劃的重大部署,從2011年起,我區計劃用10年時間,建立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中醫藥民族醫藥“311”發展新格局,即形成特色優勢突出、在全國及東盟有影響力的臨床醫療、學科研究、人才培養三大體系,一個世界級藥用植物園和一個千億元産業,使廣西成為全國中醫藥民族醫藥面向東盟開放合作交流的新高地,從中藥材資源大省轉變為産業大省,打造我國西部中醫藥民族醫藥強區。(記者董文鋒 通訊員梁啟成、韋安靜)

熱詞:

  • 藥物臨床試驗機構
  • 中醫藥大學
  • 廣西醫科大學
  • 廣西中醫學院
  • 我區
  • 民族瑰寶
  • 民族藥
  • 廣西經濟
  • 雞血藤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