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金秀擁有蓮花山、聖堂山、聖堂湖、銀杉公園等名勝風景區,有金平及金桐二級路沿線農家樂小吃,有盤王谷、金秀縣城、瑤醫堂、田村文化名村、香湖家園等休閒養生度假項目,有古佔、六段、孟村、民族風情園等民俗風情展示基地。目前,一家五星級多功能酒店正準備投入使用,涵蓋觀光、民俗、養生等主題的金秀旅遊産業鏈正在日趨完善。”5月20日,中共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委書記韋佑江在接受採訪時自豪地説。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將於今年11月底迎來成立60週年縣慶。金秀官方通報稱,經過一甲子的發展,曾經貧窮落後的金秀大瑤山,如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金秀縣民族小學新貌 |
60年來,金秀縣緊緊圍繞“生態立縣、旅遊強縣、農業穩縣、工業富縣、科教興縣、依法治縣”的總體工作思路和“打基礎、興産業,發展特色經濟”的工作方針,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産業結構,逐漸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地處廣西中部偏東的金秀大瑤山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珠江流域防護林源頭示範點。這裡全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9194個/立方厘米,森林覆蓋率為83.58%,擁有“嶺南避暑勝地”的美譽。此外,瑤都金秀有盤瑤、茶山瑤、花藍瑤、山子瑤和坳瑤5個支系,是世界瑤族支系最多的縣份和瑤族主要聚居縣之一,瑤族文化、民俗風情保持得十分完整。
金秀憑藉此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資源優勢,以挖掘瑤族文化特色為切入點,決定走出一條獨具瑤族文化特色的旅遊強縣之路。
通過精心排演,目前金秀形成了集瑤族歌舞、瑤族絕技表演于一體的具有濃郁瑤族風情的旅遊表演節目。遊客在此可欣賞到原滋原味的雙刀舞、狀元舞等原生態舞蹈以及上刀山、下火海、踩犁頭等令人嘆為觀止的瑤族絕技,感受抬新娘、搶新娘、跳竹竿舞、爬樓約會及體驗神秘瑤醫藥養生等趣味無窮的瑤族風情活動。
除了大力發展旅遊業,金秀諸多事業這60年來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低水平到較高水平,從單一到全面協調發展的歷史性蛻變。
金秀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自治縣成立之前,金秀大瑤山區內沒有一條通達的公路,瑤山與外界幾乎處於隔絕狀態。那個時候,山內群眾生産生活資料的運輸只能依靠人力肩挑背扛。《明史.記事本末》記載,進出大瑤山,要“懸蹬絕壁”、“手挽足移”、“十步九折”,足見當年瑤山群眾飽受交通不便之煎熬。
經過近60年的建設,截止2011年底,金秀縣境內已經建成公路項目達105個,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了805.9749公里。其中,全縣二級公路里程達到119.6962公里,佔公路總里程的14.85%;全縣10個鄉(鎮)全部通油路,實現了100%的鄉鎮通油路目標;77個行政村實現了100%的村村通村級路目標,其中有48個行政村通瀝青或水泥路,實現62.33%的行政村路面硬化。
公路交通事業不但讓金秀縣大部分山區群眾享受到了暢通、快捷、舒適的交通環境,也極大地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資料顯示,自治縣成立之前,金秀沒有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學校,1952年9月才創辦了第一所學校“六拉完全小學”。在發展義務教育之前,金秀縣適齡兒童入學率不到35%,文盲率高達75%。時至今日,金秀全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已達到99.5%,初中階段入學率為96.7%,高中入學率為80%,青壯年文盲率降到0.19%,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年。
在經濟發展方面,2002—2011年十年間,金秀財政收入累計完成7.58億元,大大超過前50年的總和。2011年,金秀全縣完成地區生産總值22.06億元,同比增長9.8%;完成工業總産值13.35億元,同比增長30.9%;農民人均純收入3708元,同比增長1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97元,同比增長10.85%。(方日權 李程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