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武漢這位送菜人以車為家待了14天 每天睡四五個小時

公益人物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03月04日 09:08 A-A+

送菜人馬增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攝

  馬增辰已經在他那輛送菜的麵包車裏住了14天了。

  武漢封城後,這位送菜員披星戴月為居民送菜,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經常一天只吃一頓飯。

  他明顯消瘦下來。3月2日這天,他稱了體重,比一個月前掉了18斤。

  38歲的馬增辰是一家網絡生鮮平臺武漢站的送菜員。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武漢市1月23日封城,2月11日開始對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他服務的企業是市商務局向居民推薦的線上購菜平臺之一。他忽然成了這座城市的“民生保障工作人員”之一。

  平均每天,馬增辰給60-80個家庭送去新鮮蔬菜和肉類。送菜員服務範圍點多面廣,工作半徑可達二三十公里。如今派單量約為平時的3倍,忙到晚上10點是常態。

  馬增辰是外地人,租住在武漢市江夏區廟山社區。小區正門往北有一道鐵柵欄門,疫情期間封閉。他夜裏回來,一般在此處停車,對象汪江艷會在柵欄另一側等着“接頭”。

  隔着柵欄,她給他遞過熱飯,説一會兒話。為了節約汽車蓄電池電量,汪江艷還要把他的手機拿回家充電。有時,馬增辰連飯都不想吃,只想睡覺。

  他們原計劃2020年春節回老家登記結婚,車票都買好了,武漢封城了。

  醫院裏人滿為患,街道上見不到什麼人。他們也有點害怕。汪江艷記得,她有次勸馬增辰:“咱要不別幹了,你看大街上誰那麼拼命啊?”

  馬增辰沒接話。他們有孩子要養,有債務要還。去年12月,他們在廟山社區開了一家“快樂檸檬”奶茶店,“遇到這個事情(指新冠肺炎)就‘熄火’了”。汪江艷把“快樂檸檬”庫存的檸檬切成片,等到晚上,給馬增辰準備一桶浮着檸檬切片的熱水。

  社區封閉後的頭幾天,馬增辰能夠憑證明出入小區。

  他手機裏存着3份電子版證明。兩份是武漢市商務局的證明,證明馬增辰所在公司為“重要民生保障企業”,員工為“民生保障工作人員”,承擔“生活必需品、防護用品”供應任務,需要在保供物資採購、道路通行、人員通勤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

  另一份是“新型肺炎防疫保供車輛證明”,上面有馬增辰的身份證號和車牌號,蓋了武漢市商務局和他所在公司的公章。

  在別的不同小區,馬增辰的同事憑藉這些證明,每天通過體溫檢測後,一直能夠順利出入。3月3日,其中一位向記者確認了這一點。

  但是2月18日那天,這些證明在廟山社區門口失靈了。馬增辰説,他送菜返回後,社區“封控管理崗”工作人員向他要紙質版證明,等他跑回公司打印好,對方又稱“打印出來的是黑章子,要紅章子才行”。

  後來,公司專門給他開了一份“員工證明”,證明馬增辰參與“民生和醫療物資配送工作”。

  汪江艷記得,一位社區工作人員隨後又説,此時馬增辰離開小區已經超過24小時,如果回家,需要居家隔離14天。

  廟山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確認了這一説法:馬增辰當時有兩個選擇——要麼回家隔離,要麼不進小區。這位工作人員未解釋此舉的依據。

  “隔離14天,那怎麼行呢?我們還要掙錢養家。”汪江艷説。他們算過,老人、孩子,店租、車貸、房貸,即使自己不吃不喝,每月開支也要1萬多元。

  2月18日起,馬增辰以車為家。

  公司要求送菜員每天凌晨3點到倉庫,他會提前一個半小時——晚了要等其他同事用完掃碼槍才能提貨。早上6點左右,他開始往武漢市區送菜。

  馬增辰説,新手一般一天送“一條線路”,他從2019年7月開始做這份工,每天會送兩三條線路。有時為了多掙錢,會申請多加一條線路。每條線路上約有20多位客戶,需要半天時間。

  對他來説,理想的狀況是所有客戶能在一個小區,但這“太難遇到了”。有四五戶在一個小區,就會節省很多時間,他就“太感謝了”。

  他回家越來越晚。汪江艷準備的晚飯,是馬增辰一天裏唯一的正餐。很大的碗,小區鐵柵欄縫隙塞不過去,只能從底下遞過去,他就在冷風裏吃。偶爾他會在公司泡一桶方便麵。在路上,他想吃方便麵都找不到熱水。

  他的睡眠嚴重不足。2月29日晚,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見到馬增辰時,他剛剛結束了20.5個小時的工作。記者跟汪江艷説話的功夫,他把駕駛座放倒,順勢躺在椅背上,不一會兒就響起了鼾聲。

  他抓緊時間補覺,每天在車裏和衣而睡,蓋條毯子。

  只有一條毯子。“説出來挺不好意思的,家裏只有一床薄被子。”汪江艷説,以前冬天會回老家過,在武漢沒有準備厚被子,現在想買又無處可買。

  武漢最近的夜間最低氣溫是5℃。馬增辰有時會被凍醒。他會啟動汽車,開會兒空調取暖,之後再關掉,“開空調時間長了會有危險”。

  所幸,他一直幹體力活兒,身體壯實,還沒有感冒過。

  每隔三四天,晚上下班公司人少時,馬增辰會拿着臉盤在洗手間接一些熱水擦洗身子。他儘量在公司如廁,有時夜裏實在內急,就到附近的小樹林裏解決——非常時期的無奈之舉。

  馬增辰説,這點苦都不算什麼,最麻煩的是和父母視頻聊天。

  父母很惦記他們,幾乎每天早上9點前都會跟他們視頻聊天,叮囑不要出門。

  為了避免讓父母發現自己外出送菜,馬增辰有時找個墻角,有時在廁所裏,和老人説幾句話。有一次,他被父親看出是在車裏,只好解釋説“車子長時間沒動,出來溜溜”。

  馬增辰17歲那年來到武漢,在做送菜員之前,靠蹬三輪車配送水果謀生。他跟朋友做過水果生意,虧了。2018年,他咬咬牙買了這輛金盃麵包車。

  車款是6.3萬多元,汪江艷透支了十余張信用卡以及“花唄”額度交了首付,每個月要還1430元車貸。

  馬增辰格外愛惜這輛車。平時只要沒什麼事,他會拿着水管沖洗車身,“車這種東西,怎麼説呢,你愛惜它,它就給你好好幹活。”

  現在,這輛車成了他臨時的棲身之地。

  廟山新村村支部書記孫勇向記者表示,馬增辰在外面待了這麼長時間,他不清楚具體原因,也沒遇到過類似情況。他還説,並不存在居民離開小區24小時就要居家隔離14天的規定。他以為,馬增辰每天是在外面賣菜。

  3月2日晚,村委會一名工作人員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馬增辰若需返回居住地,需要體檢,排除新冠肺炎,然後居家隔離14天;如果隔離14天對工作有影響,村裏會給他送兩床被子。

  馬增辰説,每天進倉庫經過兩道門,測兩次體溫,到現在都是正常的,有登記記錄,“如果不正常怎麼能給市民送菜呢?”

  武漢整個城市按下暫停鍵後,馬增辰遇到最多的是志願者、快遞小哥、外賣騎手以及他這樣的送菜員。

  他感到,特殊時期,業務量劇增,而苛刻的顧客少了。偶爾遇到訂單不符、分揀遺漏等情況,從沒有人為難他。幾乎所有客戶都表現出了非凡的大度,“這個時候,都能理解”。

  因為“無接觸”式送菜,把蔬菜送到指定地點後,馬增辰會在電話裏聽到很多聲“謝謝”。他到武漢打工21年了,從沒像這個月這樣,感到如此“被大家需要、尊重”,這讓他幹起活兒來“很起勁”。

  只是到了晚上,在那道鐵柵欄之外,躺在車裏,他才會感覺自己是個外鄉人。

編輯:張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