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甘肅:“讓窮孩子體面地學好”

公益城市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9年08月05日 14:25 A-A+

  “只要能上學,我們就會一直上,我的經歷告訴我,教育很重要。”説起是否會讓女兒一直上學,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桑科鎮5歲女孩格日蘭草的父親通過藏語翻譯這樣告訴記者。

  格日蘭草的父母都是牧區的牧民,沒有上過學,甚至不會説漢語,每年的收入更是微薄。格日蘭草之所以能在桑科鎮中心雙語幼兒園就讀,靠的都是國家和地方的資助政策。

  “孩子上幼兒園,我們一分錢也沒有出,這是以前我們想不到的。現在我們早晨把她送去,晚上放學接回來,中間還能騰出時間幹農活。”格日蘭草的父親説。據了解,她享受了國家資助學前幼兒保教費、國家資助學前幼兒營養早餐、午餐,還有甘南州教育“三包”補助資金一學年800元,國家資助教材費每生每學期80元。另外,她所在的幼兒園實行免除一切學雜費,零門檻入園,並享受一年一次的免費體檢。

  如今,甘肅省已建立起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的“全學段”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統稱“兩州一縣”)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一部分。在這裡,國家和各級政府的資助幾乎成為孩子們接受教育、走出貧困的唯一途徑。

  來自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達麥鄉的楊國霞是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二學生。她享受了2017年、2018年省內高職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學雜費和書本費補助共計1萬元。

  當記者來到楊國霞的家裏時,她的媽媽正在用手掰一塊塊小木板製作可以售賣的紀念品。楊國霞表示:“我們一家四口,父親常年在內蒙古打工,母親在村子周邊打零工,這些資助是不需要我們特地申請就直接打到我們的銀行卡上的。這筆錢極大地緩解了我們家的經濟困難。”

  及時的資助,不僅讓一些貧困家庭通過教育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還讓這些寒門學子走進了名校。

  裴孔娟在蘭州大學藥學院就讀大三,如今,她已經連續3年獲得國家助學金了。雖然家中貧困,但裴孔娟與妹妹裴孔君在媽媽的嚴格要求下都考入了蘭州大學,而今年高考的弟弟,也已取得了高於當地一本分數線60分的優異成績。

  “曾經在高中時,我就期待過大學生活,大學的費用也讓我為之發愁,直到去了學校才知道有助學金的資助。大一申請時,我沒有抱多大希望,最終我申請上了一等國家助學金,那一瞬間覺得心中一暖。”裴孔娟説。

  據了解,作為地處西部的雙一流高校,裴孔娟所在的蘭州大學生源結構存在“四多”的顯著特點,以本科生為例,一是西部學生多,西部生源佔到近50%;二是農村學生多,農村生源同樣佔到近50%;三是少數民族學生多,佔到11%;四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多,佔到近30%。

  這也是整個甘肅的生源特點。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經濟困難家庭重視教育,各項費用成為這些家庭的孩子們選擇上學與否的直接制約因素。

  “如果沒有國家的資助政策,我們很難供這仨孩子讀書。”裴孔娟的母親林紅梅表示,自己當年在高考中落榜後,她因為家庭經濟原因沒有繼續讀書。因此,讓孩子接受教育成了她一生的堅持。

  “孩子沒上大學時,監督孩子學習就是我的‘工作’。他們一直抱怨我管他們太嚴了。但是現在回頭看看,我特別慶幸當時對他們的嚴格要求,對於他們今天取得的成績我也非常欣慰。”林紅梅説。

  可以説,是國家和地方的學生資助,給這個家庭的堅持帶來了希望。妹妹裴孔君説:“已經接受兩年助學金的我,也懂得貧困不是停滯與落後的理由,國家的幫助更應該是我前進的理由。”

  兩姐妹所在的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表示,蘭州大學如今已形成了“班級-學院-學生資助中心-學校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四級工作體系,通過個別談話、家庭走訪、在校消費數據分析,準確掌握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實現資助信息、資助檔案動態化管理。

  “我們就是希望讓我們的‘窮孩子’,窮而不失志氣,能夠安安心心、體體面面地學好,並且走向社會。通過讓一個孩子成材,斬斷一個家庭的窮根。”嚴純華説。(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葉雨婷)

編輯:張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