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如何更好走向“日常”
何鼎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對垃圾分類提出明確要求。垃圾分類,對垃圾減量化與綠色發展不是小事兒,但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是新鮮事兒,也是“麻煩事兒”。現在很多城市挺關心,上海這樣一項公共政策是如何實現平穩開局的?
朱珉迕:好的公共政策不可能成于一夜之間,背後有長期鋪墊、多方努力。儘管正式推行是在今年,但上海人對垃圾分類理念並不陌生,觀念輸入和價值倡導已開展多年;而基層的大量試點、先行開展的社會動員,為最終的政策推行打下了基礎。同時,更多人切身感受到了“垃圾圍城”的風險,這種體會加速了垃圾分類理念的接受程度。立法雖然劃出一道硬杠杠,但立法的過程本身就是醞釀探討的過程,也是形成共識的過程。
何鼎鼎:有人説,政策制定與推行需要剛柔並濟。柔呢,就是政策形成過程要有吸收接納,也要循序漸進,給公眾留出適應時間;剛呢,就是推進過程中要一鼓作氣、果斷堅決,不能在反復、猶疑中消磨公眾參與的熱情。像垃圾分類這樣大方向上看準了的事,形成共識後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操作層面務實地展開。
朱珉迕:這就涉及精細化管理的命題。誰都知道垃圾分類是好事,但從觀念認同到行動實施,從理解到支持到主動參與,仍有漫長過程,這就對精細化管理提出考驗。比如,上海的相關部門管理者提出,不要一刀切,既要嚴格執行硬性約束,也要充分考慮居民需求,做到“一小區一方案”;再比如,因為目前濕垃圾需要居民自行“破袋”投放,為了怕居民弄臟手,有的街道在垃圾箱房配置了感應式洗手池。這樣的例子很多。政策真正比著現實去設計,貼著人心去執行,一環扣一環,就能真正落地跑起來。
何鼎鼎:有細緻的管理,才能有細緻的分揀,這是兩相呼應的。現在人們集中關心兩個問題。第一個,前端分類的士氣已鼓足了,後端處理的工作能否及時跟上?第二個,前期因新奇引發的熱議終究會過去,垃圾分類如何從時尚走向日常?
朱珉迕:前端最重要的是避免“破窗效應”,這需要法律剛性執行,立好規矩、養成習慣、樹立風氣;後端處理最重要的是避免“前端分類後端混運”現象的發生,確保公共治理的公信力。同時,也要更開放包容地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其中。許多公共事務都是如此,短期行動容易,長效推進不易。要形成真正的“長效機制”,還是要充分考量行政成本、社會成本,在成功動員後讓社會自身順暢“跑”起來,也只有這樣,一時而起的“興奮勁”才會內化為持久的習慣。
何鼎鼎:沒錯。只有讓社會自身“跑”起來,才能讓垃圾分類成為新的時尚。上海有一條措施,在我看來可能會有根本性作用,那就是中小學將垃圾分類作為“開學第一課”,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孩子最認真,而參與又是最好的教育,能從小養成分類習慣,在家庭內部形成孩子監督家長的良好氛圍,就能讓一項政策真正紮下根。
朱珉迕:在執行過程中,不理解的聲音多少也有,關鍵還在於解釋好政策的“成本收益曲線”:不分類,眼下輕鬆,但長期的生態環境、土地資源成本不可估量,這種成本一定是全社會共擔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像垃圾分類這樣的公共政策歸根到底是一種有關發展的“核算”:怎樣的投入是有效的?怎樣的前後端分工才能産生“正效應”?怎樣能讓社會成本最低?為此,上海仍在繼續摸索。一次2000多萬人參與的實踐,必定會為全社會帶來生動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