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情備忘錄》第七集:民生縱橫

CCTV.com  2009年12月27日 15:4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應當講,我們現在僅僅也就是20年這樣一個時間。我們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應當説是比最早(建立社保體系)的德國,我們晚了105年,比瑞典晚85年,比印度,它和我們差不多的國情,比它晚了63年。

    17至18世紀,歐洲通過海上新航道和海外殖民地完成了原始積累,手工勞作讓位於精確高效的蒸汽機和紡織機,工業時代不可逆轉地到來。

    1883年,在工人工資水平居於歐洲最低的德國,宰相俾斯麥力推《疾病保障法》,要求僱主為僱員承擔1/3的保險金,僱員生病時可以得到至少13周的免費醫療。沒人料到,鐵血宰相這難得的一次溫柔,竟然影響了世界此後的一百多年。

    1935年,美國總統羅斯福頒布《社會保障法》,讓現代保障制度又向前跨出一大步;1942年,英國著名的“福利國家之父”發佈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貝弗裏奇報告》,構架出直到今天還在被一百多個國家採用的保障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 鄭功成:“從1883年到1889年,(德國)先後通過了《疾病保險法》、《工傷保險法》、《養老保險法》,就首創了社會保險制度,創建這個制度以後,德國走向了強盛,因為它迅速化解了勞資矛盾,解決了勞動者的很多後顧之憂,對這個國家的認同增強了,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增強了,矛盾又化解了,所以財富增長很快,德國迅速成為世界強國,而且是一直強盛到現在。所以德國創始的社會保險制度,迅速被世界上其它國家所仿傚,應該説到現在為止,全世界恐怕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自己的社會保險制度。”

    兩百多年後的今天,中國開始直面西方工業化進程中從未遭遇過的保障規模和巨大需求。

    2007年,我國政府宣佈,全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長期被隱性排斥在社保之外的農民,被納入溫暖的羽翼之下。

    2008年,《勞動合同法》與《就業促進法》正式實施,和《殘疾人就業條例》《失業保險條例》一道,安撫著人們的就業焦慮。國家每年都能提供1200萬個就業崗位,新增就業崗位數量已經連續四年超額完成任務。

    2008年,實施五年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全國鋪開,參合率超過90%,2009年,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100元,其中政府補貼80元;人力和社會保障部承諾,力爭2010年實現全覆蓋,人均籌資標準達到150元。

    2009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啟動,我國農民在60歲以後將能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達到1200元。

    目前,我國社會保障支出佔GDP比重已經超過10%,而且還在逐年增加,但這僅僅只是個開始。

    最新調查顯示,我國城市裏平均有49%的老人,要面對子女不在身邊的生活。空巢,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農村,空巢老人比例要遠遠高於城市。2005年底,黑龍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自掏腰包走遍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對1萬多名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從調查看,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就是説山海關以內的(地區),那恐怕得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老人都是自己過日子,不和子女在一起,也都是些空巢老人,實際上在我們的調查過程當中,感覺到,有時候70歲到80歲的老人,生活都得自理,家務活都得自己幹,有的老人真正有點突發的疾病,子女根本就不知道他就死在屋裏。”

3/7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