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鑽機在一步步地向地下延伸著,十年間,中國油井的深度一次次地被刷新。2008年,這口鑽井的深度超過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達到了8875米。
與此同時,一個個新的處女地正在被勘探出來。這些航測飛機,常年飛越在祖國山川大河的上空,探尋著每一處可以開發的資源。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就用“地大物博”來形容中國的富饒。的確,如果單純從數量和種類上來看,我國的礦産資源並不少,僅礦産資源的種類就有176種。我們不妨再來看這樣一組數字。
2008年,我國的煤炭儲量為3261.44億噸,佔全世界的11.09%,在世界上排名第3位。我國的石油儲量為28.90億噸,佔世界儲量的2.6%,排在第11位。天然氣探明儲量為34049億立方米,排在世界的第14位。我國的河川徑流量為27000億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名第6位。
不僅如此,我國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也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這些稀有金屬是航空、航天等許多工業領域必不可少的原料。鋯:全球90%的鋯在我國加工,85%以上出口。鎢:儲量世界第一,佔有量達85%。銦:儲量世界第一,佔有量達80%。鍺:儲量世界第一,佔有量達50%。鉬:儲量世界第二,佔有量達24%。
大自然億萬年的演化,沒有人類意願的參與,有著許多無法更改的天然特性。而留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資源,地區性分佈不均,資源的品位較低。
煤炭,北多南少。天然氣,西多東少。貧礦多、中小型礦床多、共伴生礦床多,開發利用成本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國95%以上的鐵礦石是難以直接利用的貧礦,含鐵平均品位是33%,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0%,而澳大利亞的鐵礦,都是品位在60%以上的,可以直接利用的富礦。
在我國發現的900個銅礦産地中,只有2.7%為年産超過50萬噸的大型礦,而絕大部分是年産不足10萬噸的小銅礦。
即使這樣,我國還面臨著一個更加特殊的現狀,那就是,再大的資源儲量,用13億做基數來除,都將是一個很小的結果。
我國的煤炭人均可採儲量為98.94噸,是世界人均水平的53%。石油人均可採儲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5%。天然氣人均可採儲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0%。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3,我國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全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只有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1.3%。我國的銅和鋁的人均佔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9。
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杜大偉:如果一個國家的資源擁有量低於全球的平均水平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呢就會需要跟其他國家進口這個資源。所以,中國在多種資源方面都是很大的進口國。如果不執行強有力措施的話,那麼有可能就會浪費已經嚴重短缺的資源。
2005年,上海市政協委員沈思建議:應該儘快把“我國地大物博”這種描述退出中小學課本,強調人均的不足,提倡節約意識。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