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CCTV2今日重磅推出大型電視紀錄片《國情備忘錄》

CCTV.com  2009年12月21日 10:2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今晚19點40分,央視財經頻道將推出大型電視紀錄片《國情備忘錄》,這部紀錄片是繼《大國崛起》、《復興之路》之後,央視財經頻道再次重磅出擊的扛鼎之作。

    紀錄片共九集,分別講的是《中國之謎》、《人口大計》、《農字當頭》、《蒼茫大地》、《資源掃描》、《山水之間》、《民生縱橫》、《創新元素》,以及《中國腳步》,每集45分鐘,就當下中國的人口、三農、耕地保護、資源環境、社會保障以及創新能力等我國國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進行了客觀詳盡的表現。

    據了解,這是我國電視媒體第一次全方位展示國情的基本狀況,第一次近距離觀察中國的發展元素。

    為了向觀眾展示最真實的中國國情,劇組耗費近三年的時間,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城市農村,實地拍攝了海量與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真實故事,而這些故事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感染力的部分都將在節目中呈現。

    播出時間,21日至29日,每晚19點40分,央視財經頻道,敬請關注。

    附:節目簡介

    第一集 中國之謎

    30年不變的經濟高速增長,金融危機中奇跡般地率先回暖,中國今天受到世界的關注。

    在西方人士口中,不乏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讚美之辭。但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卻並不符合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框架。1993年,美國經濟學家羅納德•麥金農最先提出了中國之謎的説法。

    接著,一批國外教授和學者針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提出了一系列中國之謎。羅納德把中國這種“高財政赤字和高貨幣供給量的同時保持價格穩定的現象”稱為“中國之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韋茨曼把在他看來不那麼正宗的中國改革卻與高速經濟增長並行的現象稱為“中國之謎”。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家彼得•諾蘭提出,按照主流經濟學的理論邏輯,中國不可能獲得目前的成就。但中國卻在各種缺損的條件下獲得了持續的經濟增長,諾蘭將這種不一致的局面稱為“中國之謎”。

    那麼,為什麼西方經濟學理論無法解釋中國今天的發展成就?我們和西方經濟起步時的情況差別在哪?中國為什麼必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經濟轉型目標模式的精髓是什麼?

    第二集 人口大計

    1935年,胡煥庸繪製了一張與眾不同的中國地圖,這張地圖被一條線分為兩半——從黑龍江的璦琿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一直到雲南騰衝,線之西北是中國64%的土地,由於氣候寒冷、環境惡劣,大約只有4%的中國人生活在這一側;而線之東南,土地面積雖然只佔中國的36%,但卻養育著96%的中國人。中國的人口一直在這樣的一個不均衡的環境下增長著。

    英國工業革命初期,他們的人口只有區區1000萬,還不到全球的2%;1935年羅斯福新政後的美國,人口也不過才一個億,只佔全球的5%。而新中國開始工業化轉型的時候,身上背負的人口是5億4千萬,佔全球的1/4。當中國啟動工業化列車,人口載重卻成了大問題。第四次人口高峰正在來臨。

    30年計劃生育政策,我們少生了4億多人,使中國的13億人口日推遲了四年,我們也使全世界60億人口的人口日也推遲了四年。但今天,我們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壓力最大的國家。中國這塊土地,究竟能夠承載的人口極限是多少?

1/3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