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趣話立春民俗
——張雙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1日 20:18 來源:CCTV.com

  春臨人間,體現著生命力的勝利,體現著大自然從冬眠狀態恢復覺醒。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把幸福的希望同春天結在一起,祈禱著春天給他們帶來幸福。因此,立春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個極為重要的節日。

  立春,又稱打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首,由於它為春天之始,又有“一年之計在於春”和“春打六九頭”之説,在漫長的歷史中,人們尤其是從農耕為業者都把立春作為節日來過。在辛亥革命前,中國的曆法中的春節即為立春節,而今日所稱之春節則是農曆的新年(正月初一)。立春一般在冬至後四十六天為立春,或者在大寒後十五天為立春。此時氣溫開始回升,春風乍起,預示著桃紅柳綠,萬象更新的日子不遠了。

  立春節的歷史和習俗悠遠,至少在周代就已出現,典籍上有周代設東堂迎春的儀式,即是佐證。當時祭祀的句芒神即是春神。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之神。在遠古時期, 最早在立春日祭祀者除禮官外,均為農人。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在正式儀式前還要預演。《燕京歲時記》中有所記載:“打春即立春,在正月者居多,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多買蘿蔔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這些記述是“立春”的最完整史料。

  鞭打春牛是立春中重要的節目。據考證,此風俗在周代已出現,《周禮•月冷》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記述。鞭打春牛的習俗在我國以農耕為主的地區普遍流傳,因為鞭打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衣、促春耕,還表現了古人的原始信仰,並且在唐宋時代已成為了定式,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有了很詳細的記載。因鞭打春牛有宗教含義,在山東等地曾有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土牛土的習俗,謂之搶春。

  除了立春日有打春、咬春和搶春之俗外,在我國江浙地區還有演春等活動,在這一天要歌舞娛樂,村莊間要演小戲,耍雜耍花會,以此來迎接春天的到來,寄託對春天的希冀並從中企盼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與其它民俗節日一樣,立春除有祭祀、娛樂活動外,還伴有美食。立春日的風味食品也體現著春天的含義,有春餅、春卷和春盤。在北京,以吃“盒子菜”卷春餅為最佳食品。所謂“盒子菜”即各色醬滷肉類,當年都由豬肉鋪所提供,其中尤以振陽樓、普雲樓和天福號的“盒子菜”稱著。但有些地區的春盤則以素菜為主,有些還突出蔥、蒜之類,故稱之為“五辛盤”。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全國各地各民族在立春日都有所表現,雖然形式不同但主題是一致的。

  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裏,要外出去遊春、探春和踏春,一直延續到清明節前後。遊春後,春意盎然,大地上就出現了“耕牛遍地走”的景象。春天真正來臨了。

  立春的活動除在史籍中存有記錄外,楊柳青、濰坊等地的木版年畫也有不少是“鞭牛”、“耕田”為題材的,這都是我國民俗文化彌足珍貴的資料。

  立春民俗是我國有豐厚文化底蘊的體現,同時也表現了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從勤勞為本,和對和諧社會,和平生活的想往和追求。今天舊話重提立春,是弘揚、繼承和發展我們民族的傳統文明、優秀文化精華,使我們民族永遠立於世界之林。而在這樣一個具有濃郁中華文化傳統的時間節點,發起一場旨在倡導全民參與、共獻愛心、傳遞溫暖的大型社會公益慈善活動,可以説,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賦予了傳統“立春”以更新的社會歷史內涵。

  專家簡介


  張雙林,1944年10月出生。原為《中國工商報》副刊資深編輯,曾著有《中國廟會大觀》、《老北京的商市》、《鬱園隨筆》和《中華商道》等書。現為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秘書長。

責編:趙文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