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 頭 】【 片 名:大國崛起 】
【序】
1917年11月7日,晚9點40分,伴隨著這門大炮發出的一聲怒吼,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産階級掌握的政權——蘇維埃政府誕生了!
二十年間,在這個政府的領導下,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奇跡般地變成了一個工業化 強國。
從彼得大帝改革開始,歷經230多年的努力,俄羅斯民族終於第一次憑藉國力而不僅僅是武力,佔據了世界的制高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們以巨大的犧牲力挽狂瀾,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一個曾經對世界産生過巨大影響的超級大國,蘇聯在20世紀探索了一條國家發展的新道路。這一前所未有的社會實踐,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呢?
本集片名: 第九集 風雲新途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風情的季節。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風雪席捲著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這一天的莫斯科城沒有風情,有的只是無盡的悲哀。
就在這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數萬名工人、農民、士兵排著長隊,來向他們的領袖告別。蘇維埃政權的締造者——列寧,已經為這個新生的政權耗盡了最後一絲精力。
來自西伯利亞的狂風怒吼著,如同隨風飛舞的雪花,每個弔唁者的臉上都充滿了失落和徬徨,蘇維埃的明天怎麼辦?誰來帶領大家完成這段未竟的旅途?
採訪:俄羅斯高爾基文學院 院長 謝 葉辛
俄羅斯人是非常適應非個性的社會生活,因此我們也就有了社會主義。當我們聯合起來的時候,我們就非常強大。當我們為了一種思想或者圍繞著一個人團結起來的時候,你明白我們非常需要英雄,為了這個英雄,我們可以戰鬥到最後。
俄羅斯是一個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時也是英雄輩出的民族。在歷史上,政治家的個性氣質曾決定性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國和當時歐洲強國的距離;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獨立思考的俄羅斯知識分子;而列寧對革命的執著,則使這片土地勇敢地承擔起為人類開拓新航道的歷史重任。
在列寧登上歷史舞臺之前,俄國曾經出現過許多共産主義小組。其中,一個名叫維拉 扎蘇裏奇的女共産主義者給馬克思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問道:馬克思提出的與大工業、工人階級緊密聯絡的社會主義,是否可以在俄羅斯實現?馬克思回答説,應該首先在歐洲發達國家實現。
當時,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信仰者都認同:社會主義是工人階級領導的自下而上的革命,應該首先在工業基礎發達的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發軔,工業基礎薄弱的俄羅斯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深刻了解俄國現實的列寧則認為: “如果沙皇制度由於有了13萬貴族,這些在自己的地區、各自行使警察權的封建領主,便能維持幾個世紀,為什麼我們不能依靠擁有13萬忠誠的活動分子的黨,堅持幾十年呢?”。
採訪:美國耶魯大學 教授 伊曼紐爾 沃勒斯坦
俄國大革命是不是必要呢?我不知道。但是它卻發生了,因為這個國家崩潰了,那就是它為什麼發生的原因。它發生了,不是因為列寧計劃了,而是因為列寧抓住了提供給他的布爾什維克的機會,來做他想做的事情。
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布爾什維克改造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決心和信心,人們相信,在列寧的領導下,蘇維埃俄國將走出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人民將行使權力,所有人都有工作,再也不受剝削。然而,建立新社會卻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十月革命四年後,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封鎖和包圍下生存下來,並剛剛平息了國內叛亂的蘇維埃政權,遭遇了一場自下而上,突如其來的風暴。
這是畫家弗 塞羅夫創作于1921年的一幅油畫,它所反映的內容正是那場席捲全國的風暴。
1921年春,蘇俄發生大面積的災荒,三千多萬老百姓掙紮在饑餓的邊緣。由於在剛剛結束的保衛新政權的戰爭中,戰時共産主義政策顯現出極大的威力,蘇維埃政權決定繼續推行對農民余糧的無償徵集政策。然而,這個政策引起了農民的不滿,一些富農甚至借機拿起了武器。連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的堅強堡壘——喀瑯施塔得的水兵們,也支持農民的要求。
採訪:俄羅斯高爾基文學院院長 謝 葉辛
當問題表現在要一碗粥、還是要理論的時候,人們通常會選擇那碗粥。你吃飽了那你就會去唱歌,如果你肚子裏沒食,那你只有沉默。列寧實行了新經濟政策,因為戰爭以後,要想發展經濟,沒有其他的路。
外部世界的封鎖包圍和軍事壓力,國內的糧食危機和政治叛亂,促使蘇維埃政權採用新的方式來發展經濟。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政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此,列寧對黨內的同志説:“我們在奪取政權後就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改造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現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會主義者處理過這些問題。我們必鬚根據實驗做出判斷。”
1921年3月,蘇維埃政權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並且首先從解決農民問題入手,變余糧無償徵集為市場買賣。
採訪:中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徐天新
就是説呢,要對農民做讓步,要允許農民能夠個體地經營自己的經濟,允許市場的存在,要利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來恢復生産、發展經濟,為社會主義的建設準備條件。
採訪:俄羅斯世界歷史研究所 所長 阿 奧 丘巴利揚
當然了,這根本就不是完全的資本主義,新政策的主要內容涉及商業、減稅、允許小型企業存在,這一切都是試圖使經濟復活。
在商業領域,新經濟政策剛開始實行的是直接用工業品換農業品,但是,俄羅斯大嬸們卻更習慣於貨幣交易,不願意進行物物交換。而且,工業品也遲遲到不了位。
於是,蘇維埃政權宣佈恢複國內自由貿易,重新建立銀行系統。
今天,運營了85年的莫斯科國營百貨商店,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然而,八十多年前,這裡卻很難看到外國人。
當時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俄國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充滿了恐懼,一心想把它扼殺在搖籃之中。美國不僅拒絕在外交上承認它,而且華盛頓的官員們對請求去蘇聯的旅遊簽證的回答竟然是:“我們不知道有這樣的國家!”。 在這樣的敵視中,蘇俄獲得外國的資金和技術之難是可想而知的。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驚異的目光注視下,一位23歲的美國青年走進了克裏姆林宮,他的名字叫阿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