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報》:評論:向年度人物看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1日 17:43 來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1日 17:43 來源:
(記者 吳靜芳)
神奇的大自然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律,很多事情發展到第七個年頭時,都會或多或少出現一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問題,這種現象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驗證,通常被人們稱作“七年之癢”。
昨天,當有着經濟界“奧斯卡”之稱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走過第七個年頭的時候,我們卻找不到這個規律起作用的跡象。不光如此,如果將這七年來的獲獎者名單放在一起,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低調的群體,這些獲獎者在媒體上露面的機會,要遠遠少於那些慣於作秀的明星大腕,而他們所掌管的企業卻完全可以組成一個聯合艦隊,一個集合了各個行業中領先企業總資産、“富可敵國”的艦隊。
與他們低調的態度相反,他們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卻在行業內舉足輕重,而且,這種影響並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和經濟熱點的流轉而減弱。儘管名單中的多數人都有不菲的身家,甚至有的人頭上還冠以華人首富、第一女富豪之類的名頭,但是在這份集中了網民投票和專家評委共同意願的名單裏,個人的含金量並非入選的標準,他們在積累財富的同時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更被主辦方所看重。
但是,另外一群同樣善於積累財富的群體,所受到的禮遇卻遠遠比不上中國年度經濟人物。近年來,各種版本的富豪榜層出不窮,上榜富豪的人數和財富門檻也與日俱增,但是圍繞着這個群體卻始終伴隨着揮之不去的尷尬:每年都會有一些富豪“落馬”或者“見光死”,還有很多人的財産來源受到種種質疑。
對社會的責任和對財富的追求,哪個更重要?我們從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身上能夠找到答案,同時也能用來解釋富豪們為何不受待見。古人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希望迅速擴大的中國富豪群體能夠更多地向年度人物學習,儘快完成從對金錢的積累到對社會責任追求的轉變。
責編: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