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聯合早報》:媒體引導企業責任的坐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8日 10:31 來源:

  ● 周兆呈

  每年到了年底,全球各地的媒體都會盤點過去一年的大小事。對過去進行有機的梳理,往往是建立在對未來價值和方向的認知基礎之上。無論是《時代》將“你”作為年度人物,還是香港《亞洲週刊》將中國網民列為年度風雲人物,都是基於對他們未來影響力的預期與冀望。

  同樣,已經進入第七屆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將評選標準定為“責任、創新、影響力和推動力”,與2005年不同的是將責任列首、創新為次,中國媒體希望以此引導企業未來的社會角色,可謂用心良苦。

  新加坡在2005年1月成立了企業社會責任會,200多家新加坡大中型企業成為會員,會長張齊娥就建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應成為機構裏的文化價值觀之一。看來,企業家盡好社會責任,越來越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由中央電視臺主辦,歷年評選出的年度人物都是經濟界翹楚,但最具指標意義的還是大獎得主。像2001年的吳敬璉,痛揭股市黑幕,贏得社會尊重,被稱為“用睿智和良知擦亮中國股市”;2003年的得主則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神舟”飛天功不可沒;2004年是颳起“審計風暴”的中國審計署署長李金華;2005年是歸國創業、開發領先世界水平芯片的中星微電子董事長鄧中翰。2006年則是操盤股市改革的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呼聲最高。

  2006年度的經濟年度人物評選,23名候選人覆蓋了證券、金融、風險投資、教育、電器等19個行業和領域,確實可以説是中國經濟2006年最活躍的力量。而且與往年相比,基本沒有重復的,這既證明了中國經濟蓬勃、巨擘層出不窮,但在某種程度上也顯示一些企業曇花一現、難以維繫數年的風騷。

  在這次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顯示屏上,出現了兩個“境外人士”,深具隱喻。一位是首個外國人被列為候選人的深圳發展銀行董事長法蘭克紐曼(Frank N. Newman),這位曾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的金融專家,把股份制的深圳發展銀行帶出泥潭,創造利潤奇跡。在中國金融改革的進程中,美國的專家以市場化的方式進入,幫助改造金融市場,帶動一些規則的確立,法蘭克紐曼的出現,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開放程度。

  另外一位是將獲頒專門設立的“特別榮譽獎”的香港富豪李嘉誠。評選團盛讚“李嘉誠不僅為華人企業家樹起夢想的旗幟,更為這個群體注入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血液”。李嘉誠的獎項,是中國媒體為企業家樹立的價值標桿,從2002年香港的邵逸夫獲得年度經濟人物的社會公益獎,到今年的李嘉誠,境外經濟人物的慈善義舉,一再映射中國企業家的缺失。

  在中國的經濟騰飛中,大批富翁和新興企業此起彼伏、日新月異,實在令人眼花繚亂。在財富成為衡量成功的最高標準之後,經濟人物在中國社會獲得前所未有的地位,與此同時,貧富差距加大、社會矛盾加深、官商勾結牟利,使經濟人物這一群體在獲得大量社會資本的同時,也處於某種尷尬的地位,需要履行更多的責任。

  如今的評選,難免會有媒體與企業互動的遊戲,雖然一些時候,社會責任、慈善義舉更多地被利用成企業的公關手段,但媒體的不斷標榜和倡導,至少可以聊勝於無,推動企業在形象之外的實質社會回報,實現一步步的前進。

  英國小夥子胡潤做的中國富豪榜,只是財富數字的排列,不涉及責任、創新,有時候就“不幸”成了中國富人的落馬榜。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歷年的當選人中,除了一個顧雛軍落馬之外,其他都還經得住考驗,這應該是經濟年度人物引領社會價值的額外示範效應吧。

責編:劉瓊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