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30日 15:51 來源:
純中國血統,一口地道的上海話。當非洲華人酋長胡介國作為尼日利亞代表團的一員坐在今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會場上時,曾引起媒體的濃厚興趣。作為2006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候選人之一,胡介國本人到底有何魅力?近日,記者連線遠在尼日利亞的胡介國一探究竟。
成為非洲唯一華人酋長
1948年出生於上海的胡介國是1972年畢業的第一屆工農兵大學生,後來成了中學教師。胡介國的父親在上世紀50年代就去了尼日利亞,是一位老僑領。上世紀70年代末,胡介國來到尼日利亞。
1999年,胡介國融資2億多元人民幣,幫尼日利亞建了4所學校,容納上萬名學生。2001年尼日利亞大酋長埃米爾任命胡介國為當地的酋長。
説起自己當選酋長的原因,胡介國將其歸功為“中國國力的增強和經濟的飛速發展”。胡介國告訴記者,尼日利亞總統上臺後,不止一次説過中國的今天就是尼日利亞的明天,中國是他們的榜樣。如今的尼日利亞掀起了一股中國熱,當地領事館每月都要發至少1000個簽證到中國,在中國廣州甚至定居了上萬名尼日利亞人。“在我周圍,不少尼日利亞人都會説中文。”
胡介國告訴記者,在當地酋長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政協委員。當地政府對酋長委員會都要敬上三分。據其介紹,酋長委員會裏有幾百名酋長,他是其中唯一的一個華人,也是非洲歷史上唯一的華人酋長。
熱心介紹潛力非洲
在很多人眼中,非洲各國經濟條件落後,充斥着疾病、戰爭和暴力。對此,胡介國澄清説,這些印象很多是西方的一些媒體造成的,一直以來他們都熱衷於宣揚非洲的災荒、疾病和內戰。但事實上,非洲除了極個別國家受戰爭之苦外,其餘的很少發生動亂。
被任命為總統經濟顧問後,胡介國熱情地向當地中小企業傳授中國經驗,並輾轉於國內的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現身説法,吸引中國的企業家前往尼日利亞投資。胡介國現在還是中非民間商會的副會長。針對一些企業家持有的尼日利亞居民消費低的錯誤觀點,胡介國解釋説,“據我所知,去年非洲出口和進口的剩差達到500億美元,他們完全有能力採購我們的東西。”另一方面,國內有多餘的資金和成熟的技術,可以在這裡建立援助項目,譬如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前夕,中尼兩國簽訂合同,中方承建尼日利亞一條耗資83億美元的鐵路。
對非洲的援助觀,胡介國抱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態度,“我們不是給非洲捐多少大米,多少油,而是給他們一個平等發展的機會,用我們的技術、資金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聖誕前夕給窮人派送麵包
現在,一些西方媒體宣揚崛起的中國是對非洲的威脅,中國在幹西方100年前在幹的事。胡介國指出,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形象,中國人不是掠奪者,是想謀求經濟上的共贏、文化上的共鑒。“聖誕節前夕,我們買了上千個麵包,打算派送給窮人,我們沒有打任何廣告,只是想讓他們知道這是中國人送給他們的聖誕禮物。”
在異國他鄉要低調行事
儘管在當地可謂叱吒風雲的名人,但擁有巨大財富的胡介國卻行事低調,毫不張揚。他告訴記者,在異國他鄉,要安分守己,時常檢點自己的行為,與當地人進行文化上交融。
“其實,非洲和中國文化十分接近,都是以家庭為中心,主張互相幫助。尼日利亞人非常懂禮貌,譬如電梯開門了,會讓別人先出來。這點上海人要向他們學習。”胡介國説。
點評:發展中國家鳴響崛起號角
全球化的發展,帶動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參與到世界經濟的運轉中。即使發展相對滯後的非洲,也在全球化強大動力的裹脅下,變得勃勃然富有生機。非洲,以其豐厚的資源和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令人關注的焦點。華人酋長胡介國的出現,不是一個偶然,他是見證非洲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胡介國的特殊性,在於他是一個中國人。中國和非洲的友誼經歷50年的風雨考驗,在共同探索獨立發展的道路上,見證了彼此的真誠和信任。2006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暨第三屆部長會議首屆首腦峰會上,48個非洲兄弟國家和中國濟濟一堂,令世界感慨。當迅速發展的中國遭遇潛力無窮的非洲,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發展中國家力量崛起的號角就這樣鳴響了。中國和非洲國家,實踐着南南合作的互助精神,彼此交融,彼此認同,非洲第一個華人酋長的出現正是中非兄弟般情誼的結晶。
6個世紀前鄭和下西洋,到達過非洲。600多年後,更多的中國人漂洋過海也到了非洲,在當地落地生根,創業發展。在非洲的中國商人,承載的不僅僅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非經貿雙贏,而且起着傳遞和交流中非文化的民間大使的作用。文化和經濟從未像現在這樣將非洲和中國緊緊相連。
胡介國成為酋長,是在2001年,同年中國成為WTO的成員,歷史的巧合總是帶有戲劇性。從胡介國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國的影像相,也就是發展自己的同時,帶動和幫助更多的個人和國家發展,以實際行動實踐着追求和諧世界和共同發展的美好夙願。(張海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世界經濟研究室)
對話:“退休後想回老家上海”
記:尼日利亞幾十年來曾發生過幾起動亂,你難道從來沒想過離開嗎?
胡:我曾在加拿大讀大學,當年我完全可以選擇留在加拿大或歐美,但我覺得也許是性格使然吧,我個人比較喜歡接受挑戰。在這裡生活30多年了,眼看著中國人的地位越來越高,在這裡的中國人很多都能躋身中上層社會。
記:你在那裏的生活狀態如何?
胡:我幾乎從來不買名牌,穿的是最普通的衣服,平時到處跑,下工地、下廚房樣樣來,經常從一個州跑到另一個州。
記:你的兒子打算繼承你酋長的身份嗎?退休後,你還打算待在尼日利亞嗎?
胡:兒子已經回國。一般中國人喜歡將企業代代相傳,傾向於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但我覺得如果有更好的人能管理企業,兒子今後想幹嗎就幹嗎。等我老了,我還是會選擇葉落歸根,這麼多年了,最喜歡的還是上海的豆漿、油條。
數字
●2005年,中非貿易額達到397億美元,同比增長35%。截至2005年年底,中國對非投資已達60多億美元,在非洲興辦了各類企業800多家。
●給予非洲一些最不發達國家190種輸華商品免關稅待遇。
●16個非洲國家成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目的地國。
●50年來,中國為非洲援建了近900個經濟和社會發展項目。
●向非洲47個國家派出了1.5萬多人次“白衣天使”,在非洲大陸救死扶傷。
●共3000多名中國官兵先後前往非洲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成為非洲和平的“守護使者”。
責編: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