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樹立正確財富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7日 16:51 來源:CCTV.com

  文/王克群

  均富是人類的理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在生産力落後的古代,均富只是知識分子的一種空想。馬克思主義出現以後,均富理論形成體系,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被實際運用於社會革命的具體實踐,剝奪有産階級成為革命的重要內容,並在少數國家取得成功。社會主義像初升的太陽給人類帶來一道曙光,但並沒有普照全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之光卻使資本主義世界充滿生機。這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不曾料到的。革命雖然實現了剝奪者被剝 奪,但並未很好地解決生産者如何生産,所以財富仍然稀缺, 均富還是不能成為現實。然而均富作為一種思想,對社會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思維習慣的影響卻是長期的、複雜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增加財富走了很長一段彎路。實踐證明,為了均富而引起的過度鬥爭不但不能實現均富反而為此支付了高昂的代價。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樹立了牢固的“生産力”觀念,“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馬克思主義觀點真正被用於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改革開放解放了生産力、提高了生産力水平,社會財富快速增長。“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樣一句理所當然的話,徹底改變了國人的社會主義觀,中國進入了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最好時期,社會財富快速增長,各階層皆大歡喜。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步擯棄了將“民富”與“國富”對立的財富觀,取而代之的是將“藏富於民”與“民富國強”融為一體的財富觀。前期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通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示範效應,激發了全社會的創富熱情,使民間資本得以快速積聚。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民間資本的分佈結構很不合理:大約20%的居民擁有80%的民間資本,而另外大約80%的居民只擁有20%的民間資本。面對改革過程中出現的財富分配與財富積累失衡的偏差以及由此引起的財富觀念的再度混亂,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各項改革措施的協調配套,進一步完善國民收入分配製度;另一方面也要幫助人們牢固樹立正確的財富觀,繼續鼓勵和支持人們憑藉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等要素合法地創造和擁有私人財富,並採取形式多樣的措施幫助和引導貧困的社會弱勢群體脫貧致富。

  樹立什麼樣的財富觀,首先應當包含以富為榮的觀念。而要如此,就應當注意糾正兩種落後的思想觀念。一是為富不仁的觀念。這一思想觀念由來已久,實際上是階級對立和對抗的産物。在階級社會裏,剝削階級都是富人,被剝削階級都是窮人,富與貧的對立在一般情況下正是階級對立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使得歷史上的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存在一種輕富、貶富、仇富的心理,認為富人都是為富不仁的人、“問題人”。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受到“左”的思潮的深重影響,這一心理不但沒有得到化解,相反,在某種程度上還出現過強化趨勢。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一些人對黨的富民政策缺乏應有理解甚至存有抵觸情緒,加上一些富人自身存在著不仁為富和為富不仁的劣跡,以及貧富差距不應有地不斷增大,社會保障機制尚未健全,在全社會形成了新的富人與窮人的對立,使得普通勞動者的輕富、貶富、仇富的心理依然存在。二是“不患寡,只患不均”的小農平均主義思想觀念。這一思想觀念是小農經濟的産物。在小農經濟社會裏,人們的生産資料和手段差不多處在一個水平線上,除了地主官僚,人們佔有財富的多寡相差無幾,這種獲取財富的方式和安排財富的可用資源,必然養成了人們均貧富的思想觀念,誰家若是稍微富了一些就難免會遭受他人的妒忌直至詆毀和誹謗,所以在舊中國人們普遍存在怕富的心理,這種心理在改革開放之初隨處可以感覺到,即使在今天仍然是存在的。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為富不仁和均貧富的財富觀都是消極的,它不利於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不利於人的能力特別是潛能的發揮和增強,同時也為缺乏社會責任感、不思進取的懶漢懦夫提供了心理土壤和輿論環境。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繁榮昌盛,不能因為有人為富不仁就提倡甚至讚揚以富為恥的思想觀念,因為存在不合理的貧富差距就默許甚至主張均貧富。我們需要的是在全民族中倡導以富為榮的新的財富觀。

  其次,應當包含誠信謀財的思想觀念。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事的根本。作為一個道德範疇和價值標準,它強調的是表裏如一、言行一致、實話實説、實事實做。體現在謀財的手段上必須是:謀財不違法、謀財不缺德、謀財不傷人、謀財不害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中國這句古訓並沒有過時,相反,應當被立為搞錢的路標、會搞錢的人的座右銘。因此,要加強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在這個問題上,筆者以為當前應當特別注意加強對從業人員尤其是企業主的職業法規和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中國現在的企業家真是形形色色,他們搞錢的手段真是五花八門,但是他們中很少有人是受過專門的教育和培訓的,基本上都是自生自長或自生自滅的淘金者,偏愛和擅長搞錢之技而漠視以至厭惡搞錢之法與德,這是不正常的。從樹立新的財富觀的客觀要求出發,應當像重視教育和培育黨和國家公務員那樣重視對企業家的教育和培訓。

  再次,應當包含合理理財的觀念。一個人安排自己的財富應當合理。如前所説,個人的消費不能給個人帶來傷害,不能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不能給他人和社會造成危害。除此之外,合理理財還應當包括關心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的善舉。從人的全面發展觀看,物質財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在這種需要得到基本滿足的同時應當追求高層次的精神需要,這樣的人生對社會和自己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用自己的財富扶持貧困的人們,幫助弱勢群體,不僅解決了他人的危難,也使自己得到一種道德和精神上的愉悅,可謂一舉兩得。關心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不僅是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傳統美德,也是世界上大多數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説一個並不富有的人都能做到助人為樂,那麼富人更應當如此,因為富人具有這方面的優勢。到過華西村的人都知道,村頭偌大的宣傳牌上有兩行用倣宋體赫然書寫的大字:“家有黃金數噸,一天也只能吃三頓;房子豪華獨佔鰲頭,一人也只佔一個床位。”那是吳仁寶為富有的華西人題寫的,反映了當代中國富人在安排自己的財富問題上正在形成的優良品性。

責編:劉子瑜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