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為什麼想起了陳嘉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2日 16:13 來源:CCTV.com

  文/邱彭波

  談到財富,許多人的理解就是金錢。正是這種片面的理解,導致今天的中國,見利忘義、損害群眾利益的事件頻繁發生,富豪買兇殺人案件不斷,人際關繫緊張,治安狀況不佳。錢是得到了,但我們並未獲得幸福,反倒失去的更多。以至一位有錢人哀嘆:“我現在窮的只剩下錢了。”

  什麼才是正確的財富觀?我認為,應包含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兩個方面。兩者缺一不可,相互聯絡,相互影響。只有物質財富、精神財富都富有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有一段時間,我們曾經過分強調精神財富,好像越窮越光榮,越窮越革命。長期的普遍貧窮,遭到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細糧就是比粗糧好吃,有魚有肉就是香,汽車輪子賽過自行車,彩色電視勝過黑白電視。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問題在於,我們人類,不僅需要物質財富,同時還需要精神財富。恰恰在精神財富的理解上,近些年來,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導致一系列不該發生的悲劇出現。

  被判死緩的億萬富翁袁寶的傳奇致富史,令人讚嘆。但他錯誤的財富觀,導致蔑視法律、草菅人命的行為,令人不齒。

  袁寶出生於遼寧省遼陽市一個貧窮家庭,1985年,經過兩次補習的袁寶終於如願以償地考入了中國政法大學。在大學期間,袁寶就有了“投資”意識,他先是幫教授抄書稿,以每萬字2元的報酬掙來一點錢,然後用這些錢買了一輛舊三輪車,為京城的雜貨店送貨,賺得更多的錢。 1992年,袁寶辭去當時在人們看來還是“金飯碗”的銀行工作當了“農民”,半年之後,他通過賣麥種掘到了第一桶金———200多萬元。 此後,袁寶開始涉足利潤和風險都非常大的股票、債券業。擁有了37億元資産,成為名副其實的“收購大王”。一時間,諸如“商業奇才”、“北京的李嘉誠”等稱號,讓這個後來成為中國首個“世界青年創業者大獎”得主的年輕企業家無比光彩。

  雇兇殺人。了解內幕的汪興卻借機纏上了袁寶。1997年以來,汪多次向袁借錢未果,便開始打電話給袁,威脅説要舉報其違法犯罪事實。袁寶再次向袁寶琦提及此事,並説“不行就辦了他”。在袁寶琦的操辦下,袁寶福與袁寶森于2003年10月4日晚上23時許終於用雙筒獵槍將汪興殺死在其家樓下。

  如果袁寶能正確認識財富,他也就不會人為財死,走上殺人的道路。

  值此重新認識財富的關鍵時刻,我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陳嘉庚。論物質財富,陳嘉庚富可敵國;論精神財富,陳嘉庚功德無量,被毛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陳嘉庚一生所得金錢幾乎全部用在愛國事業,其中絕大部分用在教育方面。這些錢如果當時買了黃金,估計現在等於一億美元左右。“金錢如肥料,散播才有用”則是陳嘉庚先生對金錢的看法。

  全社會應大力提倡以合法手段獲得物質財富。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社會的總體財富極大增加,但這種增加是從很低的起點開始的,不能估計過高。更何況嚴重的貧富差距,中國的大部分人遠未達到富裕水平。縮小貧富差距理所應當,然而更重要的是,必須增加全社會的物質財富。在現有條件下,依賴國家“等靠要”,既不能迅速增加個人物質財富,也難以增加國家財富。溫州人的“財富觀”、創造財富的舉動,很值得國人玩味。在溫州人眼裏,憑藉自己的能力,合法致富的人,就是大家最羨慕的人。正確的財富觀,導致溫州全民創業,全民致富。

  中國應該掀起學習陳嘉庚的熱潮,在學習中,認識到物質財富、精神財富並重的重要性。

  中國人在發財致富的過程中,應該有一個崇拜的偶像,學習的榜樣。這個人就是——

  陳嘉庚!

責編:劉子瑜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