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情備忘錄》第三集:農字當頭

CCTV.com  2009年12月24日 15:2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1987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 留下了這樣的話——“我們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最大收穫,就是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了”。

    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又一次點燃了農民走上富裕的希望,被稱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

    在擁有58家鄉鎮企業的“中國首富村”華西村,每天有近千人到這裡參觀學習,在村裏的一面墻上,一幅西天取經圖描繪著得道的艱辛和修成正果後的美好。如今82歲的老書記吳仁寶已經成為這個參觀景點的一部分,他幾乎每天都要來到這個禮堂,向來自四面八方的鄉鎮幹部介紹經驗。

    20年來,取經的人一撥撥走過,農村的土地上雖然沒能克隆出一個個華西村,但是人們結合本鄉本土的實際情況,打造出了 “蘑菇村”、“草席村”、“烤煙村”……有的靠五金配件、有的靠發展旅遊,一個個特色産業村成為農村大地上的亮點。

    成立於1954年的常熟千斤頂廠是蘇南最早興建的鄉鎮企業之一,員工主要是周邊鄉鎮的農民。從一個手工作坊發展到産品銷往全球的集團公司,顧雄斌説這是因為每一次事關企業生死時,都成功轉型。在短缺時代過去之後,如何一步步轉型、參與市場競爭,對於鄉鎮企業來説,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顧雄斌:我們廠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手工業作坊的代表,就是前桌臺湊到機子,有個小的臺鑽。已經很不錯了,再一步步發展中間我們通過一個過程中間,我們搞一些車床,一些刨床,依靠這些 車床刨床我們進入了半自動化的過程,我們開發了千斤頂,我們當時做的3噸8頓十頓,實際上已經半機械化。經過幾十年的變化,已經和國際上比較接歸了。鍛鍊適應市場的過程中間,嚴格説也就是我們企業不斷提高的一種方式。

    30多年來顧雄彬見證了蘇南許多鄉鎮企業的興衰。在他開車經常經過的路上,有不斷增加的廠房和煙囪,也有廢棄的車間和生了銹的機器。而鄉鎮企業和它的主體農民,正是經歷了一次次的市場考驗,不斷地成長起來。

    江蘇省鎮江市後巷鎮,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是聞名全國的天線城,製作的電視天線銷往各個省市,率先成為鎮江的“億元鄉鎮”。

    過去的天線市場,早已變成了蔬菜和雜貨市場。當電視天線漸漸退出人們的生活之後,後巷鎮農民及時轉型,如今又打造成了“中國工具之鄉”,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達到90多家。全球每3隻麻花鑽中,就有一隻來自後巷。

    曾經刀耕火種般的鄉鎮企業,在逐漸適應市場的過程中,已經能和先進的城市工業較量,甚至排在行業的前列,參與了國際市場的競爭。

    這些由農民創造的離土不離鄉的企業,貢獻了我國GDP增長的近三分之一,同時,農民收入的

    34%也來自鄉鎮企業。

    東、西部鄉鎮企業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它們有限的容納能力,使得鄉鎮企業不能完全解決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到城市去,成為千百萬農民的一種選擇,但對於祖祖輩輩 靠種糧為生的他們來説,打破傳統並不容易。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這個全家團聚的日子過後,成千上萬個農村家庭以不同的方式分別,1億4000萬的農民,告別巴山蜀水,告別洞庭湖區、告別渭河平原——儘管他們有難以割捨的親情,儘管有著故土難離的傳統觀念,但對於富裕的嚮往,對於現代生活的渴望,使他們毅然地走出農村,頑強地向城市的縫隙裏紮根。

    這些曾經握過鋤頭、牽過耕牛、打過糧食的手,來到城市每月能賺到1000多元的工資,每到年底的時候,能夠愉快地寄回家裏 一筆來自土地之外的收入------

    這是一個因打工而出名的縣城。從一個村3、5個人進城當保姆,發展到2萬多人,無為縣的保姆已經聞名全國。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回家蓋新房;一人打工,帶動全家,一戶打工,帶動全村。

    2008年,四川省外出農民工達到2000多萬人,全省勞務收入超過1200億元。

    河南省外出打工人數達215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居全國首位。外出務工的收入達到1611億元。

    湖南,外出農民工達1200多萬人,勞務總收入超過900億元。

    從全國的統計看,農民收入出現恢復性增長,貢獻之一就是農民打工的收入,佔增長部分的40%。

    讓多數人走進城市,讓少數人留在農村,讓城市和鄉村的生活水平基本持平,這樣一個城市化過程,英國,用了150年時間。美國,用了100年時間。日本用了60年,韓國用了25年。城市化的道路,是農民改變千百年傳統的生活方式,是離開土地來增收的道路。這是條註定不會輕鬆,但不能回避的道路。

4/5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