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情備忘錄》第三集:農字當頭

CCTV.com  2009年12月24日 15:2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上個世紀,社會學家孟德拉斯曾經指出:“二十億農民站在工業文明的入口處,是20世紀下半葉,世界向社會科學提出的主要問題。” 今天這個命題跨越世紀的門檻,正擺在中國的面前。

    一個擁有7億2千萬農業人口的大國,如何完成轉型,走上城鄉均衡發展的道路,是中國正在破解的一道世界級難題。

    和今天中國那些産值過億的明星村不同,這個村莊是因為一段歷史而出了名。30年前大包乾的&&人,如今就在自己的雕像下邊工作,接待著往來的參觀者。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原村長嚴俊昌:“那個是我,當中是我這個是我。”“看著這麼瘦啊,不像啊?”

    “那個時候怎麼不瘦呢,我瘦的才100斤了,吃沒得吃,穿沒的穿,特別這2天,正在外面要飯,我有一次要飯要到上海,我不好意思要飯,我1-2天沒有吃飯。我差點把自己餓昏了

    30年前的農村改革,以“包産到戶”作為發端,創造了當代農民偉大的傳奇。億萬農民的潛能再次被激活。

    從1978年到1998年的10年間,糧食總産量由3048億公斤迅速增長到5122億公斤。那些吃不飽飯的日子,也漸漸離人們遠去。

    長期困擾中國的糧食短缺問題迎刃而解,但隨著糧食産量到了階段性的頂峰,農民繼續向土地要收入,卻越來越困難。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村民嚴宏昌 :農村搞生産的帳很容易算,人均2畝地,一畝地就是300到500的效益,你搞的再好,一人就是1000到800 元錢 。

    這裡是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最大的區域之一,——黑龍江北大荒農墾區。在紅星農場,董克江一個人就耕種了1800多畝地,今年秋收結束之後,他算了一筆賬,僅靠玉米、大豆,年收入就達到了50多萬元。雖然有些年份受糧價起伏波動的影響,但這種規模經營 還是讓他成了附近有名的富裕戶。

    從紅星農場南行300公里,在哈爾濱、齊齊哈爾附近,農民庭前屋後一切可用的地加在一起,人均耕地也只有4畝,在人地關係更為緊張的浙江、福建等地,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4畝。

    在我國,2.4億農戶分散居住在320多萬個星羅棋佈的村莊中,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分散的微型家庭農場,每戶面積平均只有7.5畝。

    人多地少,無事可做。對此農民有個形象的説法:三個月種田,兩個月過年,五個月休閒。在農村勞動生産率提高之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

    上個世紀,馬克思曾經指出:財富的增長和文明的進步,通常都與生産食品所需的勞動力和費用的減少 成相等比例。如果一個農業勞動所生産的糧食和其他農副産品,可以供養幾十人甚至幾百人,這就意味著80%的農村勞動力能夠從農業中解放出來。

    在田野、莊稼承載不動數億農民希望的時候,一些人開始探索離開土地的道路,鄉鎮企業成了中國農民為了富裕,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轉移。

    這是一段令人振奮的資料錄像。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農村大地,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了一批批鄉鎮企業。1億3千萬農民洗腳上田,轉型為企業的職工,直接帶動了農民收入的增加。

3/5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