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公司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十年致力綠色草原 蒙牛與自治區共成長

CCTV.com  2009年09月03日 14:1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西部領跑中國經濟”,這是全球處於金融危機的嚴峻局面下,中國經濟在今年上半年呈現出最眩目的亮點。這其中,經濟發展增速在2002至2008年連續7年位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的內蒙古自治區,在今年上半年GDP仍然保持了16.2%的增幅,被媒體譽為創造了中國經濟的“內蒙古速度”。而在速度奇跡的背後,則是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金”經濟。

    8月29日,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協辦、中糧集團和蒙牛乳業集團共同承辦的“綠色內蒙•健康之源”大型主題晚會在呼市舉辦,整場晚會不僅充分展現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二週年以來,在經濟、文化發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讓人驚喜地看到,以蒙牛為代表的區內生態型企業,已經與自治區的“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達成高度共識,並深深紮根在其發展理念和實際行動中。

    與自然和諧相處

    2000年被納入國家西部大開發序列的內蒙古自治區,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投入300多億元用於生態建設,十年間走出了一條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迅速改善、地區經濟高速發展的路子。而自治區飛速發展的十年,正是蒙牛成長的十年。誕生在自治區明確致力綠色草原建設的歷史節點,蒙牛自覺地將“與自然和諧共處”視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如今,成功躋身世界乳業20強的蒙牛實現了中國乳業的歷史性突破;與此同時,貫穿蒙牛十年發展始終的環保理念,也令其在發展循環經濟的事業中不斷創造示範性的“亮點工程”。十年來,蒙牛累計投入環保資金4億元,在全國的生産基地全部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其中,2007年蒙牛投資2000萬元在和林格爾生産基地建成日處理能力1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實現國家一級達標排放,不僅可為周圍的農業灌溉和企業生産提供水源,其水質甚至可以直接用來養魚。

    自治區主席主要領導曾表示,內蒙古是北方的生態屏障,政府和企業要共同努力使生態環境由初見成效向明顯改善轉變,努力提高環境質量,把內蒙古建設成天藍、水清的美好家園。顯然,蒙牛將節約利用資源,提高資源的附加值作為發展動力的積蓄,已經探索出一條獨特的“綠金之路”。

    與草原共存共榮

    “中國經濟不應該在對GDP的盲目追求中陷入生態惡化——治理——再惡化——再治理的怪圈,受制于發展——關閉——再發展——再關閉的困擾。”分析人士指出,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地方以至企業在工業化起飛的進程中,時間和資金成本的雙重浪費。而蒙牛在區內“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目標下,建成目前全球最大的畜禽類沼氣發電廠,有效實現其園區內“低消耗、低污染”的示範發展模式。

    投入運行的沼氣發電廠通過處理動物排泄物每年就可向國家電網提供1000萬度的電力,所生産的中水全部用於園區綠化供水與灌溉牧草;發電産生的熱能將用來維護牧場的日常供暖等項目。為自治區提供了一條集種植、養殖、生産、生物質能發電、有機肥良性循環為一體的綠色循環經濟模式。

    不久前,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楊振海指出,“草原應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更大貢獻”,這無疑將更多的目光吸引到內蒙古這片“天蒼蒼野茫茫”的生機大地。國內大型食品央企中糧集團在今年七月完成與蒙牛的合作,既反映出內蒙古企業的發展潛力,也是基於雙方相同的企業理念。

    此前,無論是“以木薯為原料的2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還是與外資企業共建“利用玉米秸稈做纖維素乙醇的試點基地”, 都展現出中糧“最重要的角色是做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促進者”的決心。而與蒙牛的攜手,是中糧立足草原,充分做好與農業相關的各産業,實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一步。雙方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達成,既讓人們看到自治區高速發展的機遇,也同時增強了穩步發展的信心。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