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聞分析:內地銀行業“走出風雨見彩虹”

 

CCTV.com  2009年09月01日 21:0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9月1日電 題:新聞分析:內地銀行業“走出風雨見彩虹”

    新華社記者 陳濟朋

    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最近相繼公佈略優於市場預期的中期財報,按季比較的環比表現在第二季度趨穩。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的表現也備受內地、香港乃至全球金融界和市場關注。

    香港業界分析人士用“走出風雨見彩虹”描述內地銀行在金融危機中的表現。他們認為,走出“風雨”的內地銀行經過洗禮,風險管理及企業管治水平有長足提升,相對優勢凸顯。不過,內地銀行仍將面臨一些新的挑戰,長遠而言,要完成從本地“龍頭”到國際銀行企業的轉型蛻變,仍需持續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包括風險管理、資本管理及成本控制等。

    相對優勢凸顯

    內地銀行在金融危機中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並保持強勁的盈利能力,相對優勢凸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的市值躍升至全球前列,工行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銀行”。國泰君安(香港)分析師王晗認為,內地銀行通過提升管治水平和業務轉型,盈利能力提升,在經濟好轉時將會迎來更多機遇。這樣的機遇,一方面主要體現在憑相對雄厚的實力進行擴張的機會,另一方面則體現在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帶來的機遇,如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這將是長期的潛在增長點。

    香港大福證券資料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麥德光説,他給內地銀行在這次危機中的表現打70分。與其他地區的同行相比,這算是較高的分數。

    四大上市行中,交行在8月19日率先公佈業績,半年純利升0.3%。與內地其他商業銀行相似,在配合國家刺激內需的政策環境下,交行大量放貸,各類貸款餘額比年初增加30.15%,達到1.73萬億元,“以量補價”。

    工行、建行及中行相繼公佈的上半年純利或略升或略降,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優於預期,信貸大幅增長,中行的信貸增長尤其迅猛,這與其努力擴大人民幣業務佔比的努力吻合。交行、招行的新增貸款也出現了迅速增長。

    雖然各大銀行一直在努力提高中間業務對收入的貢獻,但利息凈收入仍是各大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四大上市行上半年的利息凈收入均出現10%左右的下跌。這與去年下半年以來利息維持低位、各銀行凈息差收窄的趨勢吻合。

    王晗表示,除了半年純利優於預期外,大多數內地大型上市銀行的資産質量繼續提升,也算是“驚喜”。工行、建行、中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持續雙降,不良貸款率達到或維持在1.7%、1.8%的較低水平。

    下半年壓力減小

    此間市場人士的共識是內地銀行息差大多已在上半年築底,下半年有望反彈。加上內地銀行維持較高的撥備覆蓋率,預期下半年的盈利壓力將小于上半年。

    從季度環比來看,息差收窄幅度在放緩。交行6月底的凈息差為2.21%,僅比一季度收窄5個基點。季度凈利息收入在連續兩季下跌之後,二季度增長4.23%。建行董事長郭樹清表示,初步判斷息差已差不多到底。招行行長馬蔚華8月31日表示,招行凈息差已在5月止跌,6月回穩,下半年預期樂觀。

    各大銀行的季度業績環比也在回穩。中行、建行第二季度純利比第一季度增加,工行和交行略有下降,但工行二季度純利與去年同期持平,顯示業績表現回穩。招行行長馬蔚華表示,招行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預期政策轉變將對中小企業及零售業有利,招行下半年將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放貸力度。

    當然,內地銀行的中期業績並非全是好消息。綜合在危機中的表現,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行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大。中信銀行的資産質量指標中,只有不良貸款率下降。最後公佈業績的招行半年純利同比下滑37.62%,跌幅超過市場預期,顯示內地銀行仍受到經濟下行的衝擊。招行客戶中,危機中首當其衝的中小企業佔比相對較高。此外,招行收購永隆並努力整合的過程恰逢金融危機肆虐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挑戰。

    不少分析人士擔心,今年上半年迅猛放貸,風險控制能否做好令人擔憂。王晗認為,經濟復蘇進程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果出現反復,可能導致壞賬增加。麥德光認為,新增貸款可能有部分流入資本市場,若市況改變可能引起壞賬反彈。不過,穆迪金融機構部副總裁華志行則認為,短期而言,上半年的大量放貸不構成太大風險,因為新增貸款可能導致的不良貸款需要經過兩三年的週期才會出現。

    部分銀行可能需要籌資充實資本基礎,也成為市場焦點。招商銀行已宣佈供股。中行行長李禮輝也表示有可能採取措施充實資本基礎,但方式仍待公佈。

       繼續蛻變之路

    至於長期發展,麥德光認為,內地大型銀行國際化的方向沒有改變。由於客戶的國際業務需求將增加,內地銀行仍有繼續國際化的需要。從這一點來看,隨著外部環境回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行表現尤其值得期待。

    王晗則認為,內地銀行在這次危機中仍贏得了自身發展的機遇,只不過內地是目前全球成長性最好的市場,中短期而言,中資銀行預計仍將以鞏固和搶佔內地市場為主。海外無論收購還是設立分支機構,主要將集中在與中國經貿往來比較多的地方。

    穆迪金融機構部副總裁華志行認為,內地大型銀行仍有走出去的意願,但方式可能會有所改變,如減少並購或收購的“胃口”,轉而更多以持有部分股權的方式,並繼續依賴設立新的分支機構這樣的“有機增長”穩步開拓市場。

    麥德光認為,外資銀行進入內地帶來的競爭並沒有消失,尤其外資銀行對高端客戶的競爭力度在加大。王晗則認為,內地銀行了解本地市場,機制也更加匹配。外資銀行加入構成的競爭,可以逼迫內地銀行更注重自身能力,加快接軌。

    王晗認為,長期而言,內地銀行的主要挑戰仍是國際化的市場競爭環境、混業經營以及利率市場化的發展趨勢,而這些需要銀行業企業提升自身實力。

    華志行認為,市值和資産規模雖是重要指標,做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好,尤其是做好風險管理、資本管理及成本控制。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