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7日電 16日,由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組成的“金磚四國”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首次領導人正式會晤,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G20峰會進程、國際金融機構改革、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交換看法。近年來,“金磚四國”受到全球廣泛關注,對此次會晤外國媒體也給予了高度關注。
美元不是討論重點
在此次峰會召開前,西方把四國將對美元發起挑戰的話題炒得沸沸颺颺。但昨天會議召開後,各大媒體注意到,美元話題並非討論的重點。
路透社注意到,峰會公報沒有提及美元地位和建立超國家儲備貨幣的內容,並援引分析師的話稱,美國作為世界首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幾未受到威脅。不過,報道稱,外匯分析師也承認,美元對全球貿易和外匯儲備的支配即便不會結束,也可能減弱。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指出,大會沒有對全球主導貨幣美元做出任何批評。分析人士稱,這是因為任何對美元的批評都可能令美元匯價下跌,降低美元儲備的價值。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俄羅斯等國一直都對美元的獨大地位感到不滿,但他們也承認短期沒有什麼貨幣可以取代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則引述了梅德韋傑夫的首席經濟顧問阿卡迪 達瓦科維奇的話:“我們不需要外匯市場發生震蕩。沒有人想要搞垮美元。”
呼籲更多話語權
在此次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各國領導人得出了16點結論,其中包括:應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建立一個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極世界等。這些也引起了各國媒體的關注。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金磚四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稱,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必須在國際金融機構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和代表權。世界強烈需要一個穩定、可預測和更為多樣化的國際貨幣體系。
《金融時報》指出,“金磚四國”佔世界人口的40%,世界經濟的15%。他們相信在全球決策過程和外匯市場中應當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英國廣播公司則報道稱,這四個國家一直認為新興經濟體應該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中有更大的代表權。報道還稱,四國支持世界各國在國際法、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精神下進行更民主和多元的合作。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指出,中國和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巴西和印度也是有全球影響力的發展中大國。四國國土面積佔世界領土總面積的26%,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42%。四國希望藉由這項組合,能為新興國家在世界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發言權。
美國《僑報》此前發表的社論認為,金融危機為“金磚四國”提供了更積極參與全球體系,增加國際話語權的機會。四國要求改革國際金融體系,重整世界經濟秩序,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金融機構中的份量,既合情合理,也很有必要。新興大國的群體性崛起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可以預見,“金磚四國”,不僅將在經濟上、金融上,也會在政治上、安全上,對全球事務具有更大影響力,發揮更大作用。
聯動機制開始運行
四國峰會的聯合聲明還指出,將以循序漸進、積極務實、開放透明的方式推動四國對話與合作。這一點也一直是各方討論的焦點。
據《金融時報》報道,梅德韋傑夫把峰會舉辦城市葉卡捷琳堡稱為“世界政治的震中”,説發展中國家需要以新的形式會晤。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 雷雅布可夫則稱,這一形式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另外,俄羅斯、中國和印度接受了巴西在2010年主辦下屆峰會的提議。在9月份的20國集團(G20)匹茲堡峰會期間,“金磚四國”領導人還將舉行非正式會晤。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引述專家分析説,雖然這次會晤可能不會産生非常具體的措施,但它最關鍵的意義是讓這4個國家之間聯動的機制開始運行,4國領袖這種會晤很可能將在今後定期舉行。
美國《僑報》認為,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典型代表,“金磚四國”已經意識到聯合發聲、協調行動的必要性,而西方傳統大國也應當直面這種趨勢,真誠地將其納入國際體系的改革與世界秩序的重整中來。
不過,英國廣播公司指出,有評論認為,四國除了在強勁經濟增長方面有相同之處,它們各自有極為不同的政治立場、全球政策重點和外交考慮,使他們在團結起來抗衡西方主導地位方面存在障礙。
菲律賓《世界日報》也指出,由於政治、社會、經濟制度不同,“金磚四國”之間不是毫無間隙,一些矛盾不是在“金磚四國”的機制中可以得到解決的。然而,作為經濟合作機制,共同點還是大於分歧。不然“金磚四國”也就難以走在一起,四國峰會也就不可能實現。求同存異,合作協調,共同應對危機,尋求集體的利益,這是“金磚四國”今後應走的道路。
相關鏈結:
責編:谷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