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
今年元月份,雪災、股災如同一對“孿生兄弟”撲面而來。
我國南方地區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等字眼紛紛見諸報端,其對於當地的電力、交通、農業、居民的生活等都産生了極大的影響。並且,由於雪災持續的時間長,所造成的損失高達數百億元之多。災情發生後,高層極為重視,一方面部署救災工作,在災情穩定之後,又著手災後的重建,主要目的在於將雪災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對而言,股災導致的損失則比雪災嚴重得多。短短的十幾個交易日,滬指下跌超過千點,市值縮水超過萬億元,市場中的投資者在股災中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因此,對於股災,監管層的重建工作亦擺上了議事日程。
這次股災的緣由,一是中國平安欲鉅額再融資的方案公佈,另外美國次債危機對於國內證券市場的影響。事實上,股災所産生的連鎖反應絕對不止股指下跌、市值縮水這麼簡單,重要的是投資者的信心受到很大的打擊。那麼,股災後的重建亦應從恢復市場的信心方面開始。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A股市場還是一個靠資金推動型的市場。儘管基金倡導價值投資理念已有時日,並且得到了市場中部分投資者的認同,但仍然不改“資金市”的本質。無論是從此波牛市行情的啟動,還是去年上半年低價股、題材股的瘋狂以及下半年藍籌泡沫的橫飛等都是如此。在監管層暫停新基金髮行後,沒有了新鮮血液的兩地大盤便步入了調整的境地。
針對市場的非理性暴跌,監管層雖然説反應遲緩,但客觀地講還是採取了措施,儘管截止目前其對於市場的影響還十分有限。如2月5日,南方基金和建信基金旗下的兩隻創新型封閉式股票型基金拿到了中國證監會的正式批文;2月15日,浦銀安盛和中銀基金申請發行的兩隻股票型基金獲監管部門批准;此外東方證券的集合理財産品---東方紅3號集合資産管理計劃已獲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以及日前中國證監會批准南方、易方達、國泰、匯添富等首批9家基金公司的專戶理財資格等,這些舉措將為市場帶來超過400億元的增量資金。另一方面,對於重逆市場信心當然也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筆者以為,放行新基金的發行僅僅只是股災後重建的措施之一。雖然其對於提振市場的信心有作用,但目前的新基金髮行的規模仍然不夠,畢竟幾隻新基金的發行也只能為市場帶來400余億元的新資金,相比于隨後而來的解禁高潮以及新股IPO,這點資金又不算什麼。
其實,放行新基金的發行是遲早的事,畢竟已暫停六個月了,而市場對於調整印花稅則充滿了期待。自去年5月30日財政部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之後,要求早日下調的呼聲就一直沒有斷過,包括筆者在內的諸多市場人士均對此呼籲過。
監管層調整印花稅以打擊市場上猖獗的投機行為的目的顯然沒有達到,置身於資本市場當中,獲取收益是根本。去年印花稅調整後,低價股、題材股的行情雖告一段落,但藍籌股則“異軍突起”,也將市場引入“三高”的格局當中。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不但提高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也無形中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而信心才是市場最核心的內容。前幾年的大熊市的背後,就是市場信心不足的表現。
股災發生後,市場對於降低印花稅又“舊事重提”。特別是在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希望港府取消印花稅的報道面世後,投資者對於印花稅的議論又多了起來,並且此次來勢更猛。而來自媒體的報道稱,高層正欲是否降低印花稅進行調查研究。
降低印花稅不會改變行情的運行趨勢,這點不容置疑,但卻可以提升投資者的信心卻是不爭的事實。市場需要的是“兩條腿”走路,筆者以為,在股災後重建市場這一問題上,放行新基金的發行與降低印花稅同等重要,不能忽視其中的任何一方。
相關鏈結:
責編: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