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08日 07:37 來源:
□本報記者 彭春來
“五一”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滬市大盤在央行再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消息出臺後順利站上3800點,市場做多熱情空前強烈。而展望節後行情變數頗多,綜合看,以下四個方面最為關鍵。
資金面:流動性富餘多少
流動性過剩是市場公認的行情火爆的主要原因。因此,市場資金增幅能否超過擴容幅度是行情能否持續的最重要因素。
實際上,從行情啟動以來,市場的資金面一直很充裕。尤其是個人投資者的實力讓主力也一度難以適應。
節前的一週,單日開戶數突破了31萬,5個交易日開戶總數在150萬戶左右。按平均每個戶頭帶來3萬資金計算,一週市場的新增入市資金就超過了450億元,滬市成交也創出了8748億元的單周成交記錄。
然而,自兩市開戶數創出31萬的記錄後,日開戶數呈遞減狀態。此外,近期市場的資金消耗也明顯加大。首先是新股擴容,隨着交通銀行、中信銀行相繼登陸A股市場,A股市場的資金迅速被鎖定了千億元。其次,目前A股日均2500億元的交易金額,意味着光印花稅和佣金等因素,每個交易日合計將流出8億元左右資金,一個月就是160億元,四個月就是640億元。此外,5月份共有82家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限售股的解凍額度為1311億元,為歷史最高水平。
不過,一方面場內存量資金異常充裕,另一方面人民幣持續升值還在吸引海外資金不斷流入。因此,市場雖然感受到了資金的壓力,但短期內還不至於對大盤産生根本性影響。
公司面:業績增長能否持續
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去年以來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的超預期增長,使得股指雖大幅上漲,但市場仍能保持一個比較合理的估值水平。
截至4月30日,共有1453家上市公司公佈了2006年年報。業績之好,出人意料。這些公司實現凈利潤3604.5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5.81%;這1453家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4元,較2005年的0.19元增長了24.63%;扣除非經常損益後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2元,同比增長了25.36%;加權平均凈資産收益率為10.30%,比2005年的9.07%提高了1.23個百分點。而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長勢頭更加驚人,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幾乎一倍,這種情況歷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在07年上半年業績預報中,有217家公司報喜(預增177家,扭虧為盈40家)。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大市值公司,如中國石化、寶鋼股份、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不但業績都保持了快速增長,市盈率也並不高。加權市盈率中國石化為12.5倍、寶鋼股份13倍,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也不過33倍和27倍。因此,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應該能夠持續,而藍籌股的整體估值水平並不高,只要市場的脊梁──藍籌股不大動,市場就處於合理的估值範圍內,估值偏高的只是部分股票。
市場面:多少題材有待挖掘
在經歷了去年底的藍籌行情後,今年的個股行情以題材股的反復走強為主,且有越來越強、愈演愈烈之勢。
今年的題材股行情與往年的重組股炒做有着本質的不同。在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後,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的利益已經趨於一致,做大做強上市公司成為各類股東的共同願望。以前很多大股東想的是怎樣從上市公司轉走資金,股價與他們沒有多大關係;現在的大股東考慮的是將優質資産注入上市公司,股價上漲後,各方皆大歡喜。
特別是今年國資委在《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央屬企業的整體上市的工作,央企整體上市方興未艾。
因此,題材股行情還遠遠沒有結束,而通過資産注入和重組等方式,一大批上市公司的質量將大大改善。
宏觀面:過快會否變過熱
經濟過熱引發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大從而影響股市,是投資者最大的擔心。市場人士認為,管理層現在不大會出臺政策直接干預股市,但調控過熱的經濟從而間接影響股市是可能的。
好在現在還只是“偏快”,並沒有“過熱”,但如果不控制,偏快很快就會轉向過熱,需要防患於未然。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近年來第一次同時飛奔向前。而造成經濟偏快的深層原因,主要是固定投資居高不下和貿易順差過大。
第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7526億元,同比增長23.7%,而46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導致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1202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57億美元。而外匯儲備的高增長,進一步加劇了流動性過剩的矛盾。
種種跡象表明,管理層急切希望改變這種高速不健康的經濟增長模式,化解當前的結構性問題。貨幣政策是見效快的最常用的工具,而針對大量非貿易的外匯流入,也在採取抑制措施。儘管節前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減輕了節後加息的擔憂,但今年年內提高利率或存款準備金率仍是可能的,這不可避免地會對資金面帶來影響。
不過,加強完善宏觀調控的根本目標還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只要這個目標能實現,股市的大環境就不會改變。
證券日報
責編:曹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