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9日 08:08 來源:
李晶
編者按
2006年,私人股權投資(PE)在中國高速發展,其中專門投資於上市公司股權的PIPE,也將“觸角”伸向中國。
據統計,2006年PE在中國內地整體投資規模達129.73億美元,為亞洲之冠(除日本外)。PIPE在中國的案例開始增加。作為投資A股公司股權的代表,高盛、凱雷、華平們已耳熟能詳。
在國際上,PE也在因時而變。PE的兩個分支──風投基金(VC)和並購基金(BuyoutFund)的業務開始相互滲透,並購基金甚至開始上市,不斷壯大。
PE不斷壯大,他們將為中國市場帶來哪些影響?行業自身會産生哪些變化?市場各方趨之若鶩。
2006年,作為海外基金非常看重的直接投資方式,私人股權投資(PrivateEquity,PE)在中國高速擴容。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私人股權投資機構在中國內地共投資129個案例,參與投資的機構數量達77家,整體投資規模達129.73億美元,為亞洲之冠(除日本外)。值得注意的是,專門投資於上市公司股權的私人股權投資(PIPE)由於A股市場股改造就的全流通市場,以及相關政策的扶持,使之在2006年相關案例開始增加。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共有19家在內地和香港以及海外上市的企業獲得了私人股權基金投資(PIPE),融資27.05億美元,佔全年私人股權投資總額的20.8%。而高盛、凱雷、華平等巨頭對A股市場更是青睞有加,2006年合計超過10余家上市公司被其投資。
制度更便利
“股改後的全流通市場,使得‘退出機制’簡化,這是一年來境外基金大舉投資A股上市公司的另一重要原因。”中創投資公司相關人士指出,“在原來股權分置的背景下,PE一般只能是待公司3~5年增值後尋求以轉讓方式退出獲利,而在全流通市場中,籌碼自由流出的便利,退出機制大為簡化,相應市場價格也較常態轉讓要高,吸引了更多資金的追逐。”
市場環境變化的同時,在業內人士看來,相關政策的扶持和推動,也是境外資本覬覦A股市場的重要原因。
2006年1月5日,商務部、證監會、國稅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外管局五部委聯合發佈《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首次明確外資可通過具有一定規模的中長期戰略性並購投資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後新上市公司的A股股份,並可以在限售期後在二級市場賣出。
“顯然,相對於之前外資參與上市公司主要是外資法人股和持有流通A股兩種形式,《管理辦法》為拓寬外資以及境外私人股權基金參與中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打開了方便之門,也為境外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投資A股上市公司掃清了障礙。”上述人士指出。
加速行業整合
同時該人士認為,境外資本的涌入將加速A股市場相關行業的快速整合,如凱雷對徐工集團的收購、高盛對雙匯集團的競拍就屬於這樣的案例。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現在處於PE頂端的這種以取得控制權為目的的並購基金(BuyoutFund),儘管之前在內地還很難見到,但實際上,對於動輒幾百億美元資金的收購,他們才是整個私人股權投資市場的王者。
業內人士認為,隨着國內企業的不斷增長,大型企業的不斷增多,包括政策越加完善,這種並購基金的視角已經投向中國市場。可以預見,在未來隨着這種大規模收購基金的加入,私人股權投資市場出現多支點角逐的狀況,而並購基金一般情況下超大的胃口與涉及到國家安全以及反壟斷之間的矛盾,未來一段時間將會共同存在,如何解決值得關注。
業內人士分析,2007年外資私人股權基金戰略投資中國上市公司的行為將更為頻繁。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出發,中國壟斷資源類上市公司以及形成規模的行業龍頭企業值得關注。
從所屬行業來看,清科研究中心的分析員預計,2007年投資可能集中在四類上市企業:一是資源類行業,如鋼鐵、金屬非金屬與採礦行業;二是資産類行業,如房地産行業,可以享受土地升值和匯率上升的雙重好處;三是限制少、壁壘低的行業,如零售業務;四是金融服務業。
第一財經日報
責編:曹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