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7日 11:52 來源: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這條河不光生養了無數代的華夏兒女,她也是一條劃分南方和北方的重要界線,人們好像總喜歡把地圖分成南北兩大塊,從文學作品中分為“京派”和“海派”,德國大眾在中國找的東家也分北方的一汽大眾和南方的上海大眾。現在國內最受人矚目的國際車展也是北方的北京國際車展和南方的上海國際車展,南北方的地理位置、經濟條件、文化習俗等方面的不同,必然使得當地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味道,今天,我們也不能免俗地深究一下北京國際車展與上海國際車展究竟誰是老大。 漂亮車模成為北京車展與上海車展最惹眼的“景色”之一 PK1 氛圍 上海車展文化味淡薄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上海車展,東風、一汽都缺席,東風、一汽官方在表述不去參展的理由時,都提到是因為上海車展的商業味道太濃,並不適合以集團的形式出席和展示自己的形象。 汽車資深人士且小鋼分析説,由於北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在政治地位上的突出作用,北京車展上展出的車更多的會有一種政治上的意義:首先是要求主辦方展出的自主品牌車多一些,畢竟這是國家大政方針中比較重視的領域。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給北京車展罩上了一層政治的氛圍。另外,北京的媒體業又是全國最發達的,各大電視、廣播、報紙、網站均在北京,所以對於報道這樣一個大型事件又有了更多更好的報道出口。所以北京車展是要取悅不同人群的一個盛大的汽車集會。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車展根本不能跟北京比,因為上海車展文化味很淡薄,而且有很狹隘的地域性。 PK2 影響力 北京比上海車展略勝一籌 在記者採訪的眾多汽車圈內和圈外人當中,絕大多數的人都表示認為北京國際車展要比上海國際車展略勝一籌。而去年北京國際汽車展主辦者之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汽車行業分會副會長艾樹媛也曾經表示,北京車展的規模已躋身世界汽車展會的前八名,與德國法蘭克福、日本東京、北美車展等並列,並且認為北京車展日前已成長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車展。許多汽車企業,特別是國際汽車企業已將北京國際車展列為A級展會。這意味著,這些企業只要在中國參展就會首選北京車展。 PK3 軟環境 北京車展觀眾太多 北京和上海都是國際知名的大都市,經濟發達、道路建設也相對先進,但是還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去年的北京車展,車展期間想在周圍找個停車位有點困難,很多有車族都改乘公交車來看車展,進到展館裏也是熙熙攘攘、寸步難行,有的觀眾甚至只看了一兩個館就不願意看了,因為只能看到別人的後腦勺。 上海車展雖然人流量也很大,但交通情況相對略好一些。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評價車展標準應該看主流,比如有多少概念車、首發車,參展的國際著名汽車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國內外媒體的數量、汽車公司是否借車展發佈重大戰略等等,這才是衡量車展是不是國際化的重要標準。而車展地區外圍的設施並不是重要標準。 記者手記 車展檔次豈能越來越低? 留心的人可以觀察到各地出租車的不同,北京出租車是北京現代的,上海出租車多是上海大眾的,而長春的出租車多是捷達,這是各地支持本地汽車企業的一個最好的表現,但是這種支持如果過度了,就有了地方保護主義的嫌疑。比如這次上海車展,無論從展臺佈置、宣傳力度上都體現出了對上汽集團的照顧,而之前也有報道稱,一汽之所以不以集團的形式出席是因為沒有撈到個好展位,這種猜測似乎也並非空穴來風。只是如果地方保護主義一直佔主導,想必以後所謂的各地車展都會變味。這樣一來,不光國內非本地的汽車集團不願意參加,國外的參展企業可能也會考慮這種車展的含金量不夠高而不願意出場。這種情況下就會既缺少國內重要汽車集團的參與,又缺少國外重量級汽車集團的捧場,概念車、首發車、新車的數量越來越少,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車展的檔次越來越低、吸引的消費者越來越少。 【相關鏈結】 北京、上海車展歷史回顧 ●1990年6月,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創辦了北京國際汽車與工藝裝備展覽會,後更名為北京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AutoChina),逢雙年6月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去年變為11月在北京舉辦。 ●上海國際汽車展的舉辦可追溯到1985年,當時的中國汽車市場遠不如現在成熟,73家汽車公司參加了第一屆上海車展。此後,上海車展逢單年4月舉辦一次。 來源: 太平洋汽車網 北京娛樂信報
責編: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