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8日 15:03 來源:
|
演義主題 |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美國現代哲學家路易斯 芒福德説過:“城市是一種特殊的構造,這種構造緻密而緊湊,專門用來流傳人類文明的成果”。西方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詞,都源自拉丁文的“Civitas”(意為“城市”),這並非偶然。城市兼收並蓄、包羅萬象、不斷更新的特性,促進了人類社會秩序的完善。
1800年,全球僅有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1950年,這個數字迅速攀升到了29%,而到了2000年,世界上大約有一半的人口遷入了城市。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1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將佔總人口的55%。
不可否認的是,在城市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城市生活也越來越面臨一系列挑戰: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發空間衝突、文化摩擦、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如果不加控制,城市的無序擴展會加劇這些問題,最終侵蝕城市的活力、影響城市生活的質量。
聯合國人居組織1996年發佈的《伊斯坦布爾宣言》強調:“我們的城市必須成為人類能夠過上有尊嚴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滿希望的美滿生活的地方”。而城市面臨的種種挑戰的發端,不論是擁擠、污染、犯罪還是衝突,根源都在於城市化進程中人與自然、人與人、精神與物質之間各種關係的失諧,長期的失諧,必然導致城市生活質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
為此,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以“和諧城市”的理念來回應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訴求。
“和諧”的理念蘊藏在中國古老文化之中。中華文化推崇人際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同時“和諧”也見諸西方先賢的理想。數百年來,人們對“和諧城市”模式的探討,從來沒有停止過。從“烏托邦”,到18世紀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園都市”,一系列的理論、主張和模型無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間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質吐納上的平衡與和諧。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環境問題和發展問題的日趨嚴重,可持續發展理念應運而生。各國城市政府為實施《21世紀議程》而提出的戰略大多圍繞如何重建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最終達到今世與後世之間的和諧。
由此可見,對“和諧生活”和“和諧城市”的追求和實踐貫穿於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並且正越來越彰顯在人們為明天城市所描繪的藍圖之中。
“和諧城市”主要體現為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經濟的和諧發展、科技時代的和諧生活、社區細胞的和諧運作,以及城市和鄉村的和諧互動。
上海世博會五大副主題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從發端之日起,城市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軍事、貿易和遷徙進一步推動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獨特氣質。這種氣質一方面基於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創意産業,另一方面則集合了城市中各個社會群體和階層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
今天,世界各國的人們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關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識別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臨著來自多方的衝擊。信息和人員的大量流動使得城市之中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間的碰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多元文化同時意味著歷史和未來的和諧。越來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認識到,一個兼顧了歷史和未來,促進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文化戰略,以及融合之中的個性,即鮮明的文化識別(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城市經濟的繁榮
最早的城市是從集市發展而來的。城市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是城市的集聚效應。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和創業越來越成為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一個城市的創新能力基於其研究實力,但更多來源於人與人之間富有創造性的互動。創業能力固然和城市的財富有關,但其實更多地植根于鼓勵創業的文化傳統,而城市是否具備優質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具備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又直接關乎一個城市的經濟前途。此外,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完備的服務業,也是城市經濟繁榮的必要條件。
毋庸諱言,城市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保護之間存在衝突。建立循環經濟模式,已經成為實現城市可持續城市發展的重要策略。這种經濟發展模式倡導減少生産中的資源利用(reduce)、産品反復多次使用(reuse)、以及廢棄物再利用(recycle)的3R原則,最終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的和諧。
總之,未來城市的經濟將更充滿活力,而這種活力是建立在兩大基礎之上的,一是市民的創新和創造力,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是人類科技創新的巨大舞臺。城墻之內,各種創新要素匯聚交融,創新思想由於人們的密集溝通和互動而得以迸發。與此同時,城市的研發和生産設施又使得創新的火花快速轉化為技術,進而變成造福人類的産品和服務。
20世紀以來,科技的突飛猛進令大規模城市化成為可能。同時,人們物質生活的豐富和提高在城市得到集中體現。科技大大改進了人類的日常生活,而這種物質生活命也在人類的文化精神生活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未來城市中,科技將在保護不可再生資源、集約利用能源、保護物種多樣性、創造可持續的人居模式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城市社區的重塑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城市人最通常生活空間形式。健康的“細胞”才能造就健康和諧的城市。文化融合、經濟繁榮,無不是以社區為基本單位實現的。
城市社區的建設和重塑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臨的最直接的任務。如何才能讓貧困社區從城市的社會地圖上消失,曾經是城市發展史上最鮮明最持久的困惑。當今時代,發達國家城市居民結構的變化和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的空前增長令這項任務更為繁重。聯合國人居組織在其《千年宣言》中提出了建設“無貧民窟城市”的目標,力爭在2020年使世界城市中的一億貧民區內居民的生活獲得重大改善。
在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下,21世紀城市社區的重塑意味著必須創造“均衡社區”,而“均衡社區”應該具有以下特徵:合理的居民構成、合理的房屋所有權結構、完善的基礎設施、宜人的居所環境,充分的就業和創業機會,以及深厚的社會凝聚力。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自從城市誕生的那天起,城市和鄉村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就是相互依存的。農村居民通過向城市銷售産品謀生,而城市的繁榮也依靠了農村腹地的資源和需求。
城市的擴張給不可再生資源帶來了巨大壓力,城市規劃的新思想、建築和能源科技的運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緩解這種壓力。同時,大量農村人口的流入給城市管理提出了艱難的課題。一方面,城市社區的建設和改造將賦予城市化人口良好的生存環境;而另一方面,小城市和集鎮的建設,也能有效減輕大城市所承受的人口和就業壓力。在全球化的衝擊下,一些國家的農業地區喪失了競爭優勢,良好的城鄉互動能夠幫助農民成功地轉換經營、重謀生計,或者重塑農業生産結構,恢復農業的競爭力。如何協調在城鄉間的人員流、資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與城鄉能否和諧同步發展緊密相關。
目前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生活在農村,發展中國家城鄉間的差異促使有關國際組織呼籲充分利用農村和城市之間的互補作用和相互聯絡,在設法消除城市貧困的同時,努力消除農村貧困並改善農村生活條件。
來源:世博網
責編:劉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