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井岡山精神”光照韆鞦 點評電視劇《井岡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9日 10:14 來源:人民日報


《井岡山》劇照

  80年前的秋天,毛澤東同志領導發動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受挫後率部上井岡山。次年春,與朱德同志所率的南昌起義余部在井岡山會師。之後,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創建了黨領導下的第一支新型人民軍隊,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成功地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勝利之路。80年後的今天,在隆重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週年的日子裏,由中央電視臺、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南京軍區政治部、中央紀委宣教室聯合拍攝的36集電視劇《井岡山》,首次在熒屏上完整地藝術再現了這段驚心動魄、光照韆鞦的輝煌歷史,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藝術創作上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如果説,此前的電視劇《長征》的重要成功經驗,是緊緊扣住了“長征精神”這一靈魂,而電視劇《延安頌》的重要成功經驗,亦在於鮮明突出了“延安精神”這一主題;那麼,電視劇《井岡山》則認真汲取了《長征》和《延安頌》的真經,自始至終貫穿了藝術再現“井岡山精神”的紅線。這,正是《井岡山》的主要思想藝術特色。

  何謂“井岡山精神”?觀罷此劇,我們深切地領悟到:就是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精神,就是馬列主義中國化的精神。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向何處去?是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面臨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力挽狂瀾,總結教訓,在著名的“八七會議”上提出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英明論斷。怎樣創建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又是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偉大實踐中把馬列主義中國化,提出了“黨指揮槍”的英明論斷。怎樣才能奪取政權?還是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依靠人民、歷經艱難、愈挫愈奮、自強不息的鬥爭中開闢出符合中國國情的“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道路。《井岡山》正是緊緊圍繞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如何從中國國情實際出發把馬列主義中國化這一主題,精心結構情節,著力塑造人物,較好地實現了有藝術的思想與有思想的藝術的和諧統一。

  《井岡山》以“井岡山精神”為審美表現的核心對象,這既抓住了關鍵,也符合藝術表現精神形態的一般規律。但真正要在熒屏上把理性抽象概括出的“井岡山精神”審美化、藝術化,確非易事。在我看來,《井岡山》創作集體在三方面狠下了功夫。一是在藝術地營造真實的歷史環境和氛圍上做好、做足文章。無論是如海的蒼山,還是如血的殘陽,無論是井岡翠竹的聲聲吶喊,還是黃洋界上的隆隆炮聲,無論是朱毛紅軍的人物造型,還是井岡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力求還原歷史的真實風貌。二是在藝術地再現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進程時注重汲取黨史界和軍史界的對這段歷史的新鮮研究成果,在學習歷史、感知歷史的基礎上努力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尊重歷史,“史”中覓“詩”,把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盡可能完美地統一起來。如“收編袁文才、王佐地方農民武裝”、“朱、毛勝利會師井岡山”以及重要戰役和重要會議,都以史詩般的視聽語言,敘述得脈絡清晰、生動感人。三是著力塑造好活躍于這種歷史環境和歷史氛圍中並決定著這些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進程發展走向的重要歷史人物形象。“井岡山精神”正蘊含在這些重要歷史人物的精神世界之中。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賀子珍、袁文才、王佐等一批藝術形象都躍然熒屏,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稍嫌不足的是,大概由於採用了後期配音,幾位領袖人物因配音時演員的語調、語氣和語質缺乏能夠充分體現其獨特精神氣質和思維特徵的鮮明特點,多少有點削弱了領袖人物完整統一的“視聽形象”本應具有的強大藝術魅力。

  但總體説,觀《井岡山》,有利於學習和發揚“井岡山精神”,堅定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推進現代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大業,這既是最好的繼承,也是最好的創新。

  作者:仲呈祥

責編:張淩微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