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相聲界"侯門三傑":侯寶林 侯耀文 侯耀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4日 09:35 來源:新聞午報

侯耀文、侯耀華兄弟與父親侯寶林

    相聲道路上弟弟先行一步

    説起侯氏兄弟,人們都知道是相聲大師侯寶
林的兩個兒子侯耀華和侯耀文。侯耀華出生於1946年,弟弟侯耀文比他小2歲。那個年代,家裏經濟條件並不好,再加上他們共有兄弟姐妹5人,全家只能勤儉度日。兄弟倆年齡接近,從小同睡一張床,因而感情特別好。

    因為有著侯寶林這樣一位父親,耀華耀文兄弟感到特別自豪,也特別嚮往父親所從事的事業,但因為自己嘗夠了當藝人的苦,侯寶林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再説相聲了。

    在侯耀華初中畢業面臨職業選擇時,他藉口侯耀華的眼睛近視委婉地勸説道:“一個演員在舞臺上必須有光彩,你往那兒一站,人家就愛看你,人家就服氣。可現在人家看得見你,你卻看不見人家,你如何和人交流呢?再説了,你見過戴眼鏡説相聲的嗎?”

    聽了父親的話,侯耀華也沒有底氣去做戴眼鏡説相聲的第一人,他最終選擇了化工專業,並在畢業後進入化工行業,一幹就是11年。

    而弟弟侯耀文從小更喜歡相聲,而且頗有天賦。1965年夏天,侯耀文考上高中,他剛報完到,就陪一個同學去考鐵路文工團。在看別人考試的過程中,侯耀文的好奇心被逗上來了,也想試一下,沒想到,他一試中的。考官聽説他的父親就是侯寶林時,還出主意讓侯耀文馬上退學。侯寶林知道後生氣地一拍桌子:“誰讓你去的?”説完,掏出錢一甩:“別胡思亂想,交學費,好好上學去。”

    後來,鐵路文工團派人幾次説情,侯寶林見事情已經不可挽回,又看到兒子渴盼的目光,最終答應了。

    侯寶林從此對他要求非常嚴格。他要求兒子眼界要闊、耳朵要闊、肚子要闊,即多看、多聽、多裝,督促侯耀文博采姊妹藝術之長,廣泛感受社會生活。

    侯寶林家裏常來一些京劇名家,每次來人,他都要兒子跟著別人學上一段。侯耀文進步很快,並且突破了父親以説為主的路數,形成了自己以唱為主的風格。

    1984年秋天,在瀋陽舉行的全國相聲大賽上,侯耀文獲得表演、創作一等獎。第二年,他和父親一起到美國去演出,反響極其熱烈。

    哥哥閉關五年終成器

    弟弟的成功對侯耀華的觸動很大,對相聲的熱愛終於促使他戴著眼鏡走上了舞臺。但他發現自己無論怎樣演,都沒有跳出父親的模式,而父親也説:“你應該喜歡相聲,而不能毀了相聲。”

     想到自己再努力,也可能逾越不了父親與弟弟,他決定轉而把目光投向影視領域。侯寶林這時也意識到如果兒子熱愛一件事,硬性阻止不如疏而引導。他開始像支持小兒子一樣支持侯耀華,但他也向侯耀華提議:你底子弱,得關起門來讀書、練字、畫畫,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研究影視理論。

    侯耀華聽從父親的建議,在家裏閉門5年學習。5年後,他帶著父親的期望出山了。1988年,42歲的侯耀華參演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飾演編輯余德利。為了這個角色,他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侯寶林也對兒子出山的第一部作品很是關注,拍攝期間,他因病住院,侯耀華要請假來看他,但他讓人對兒子説:“你來了也插不上手,還是安心拍戲吧。”侯耀文也對哥哥説:“你放心忙你的吧,家裏的事有我。”

    於是侯耀華貓在郊區的拍攝地兩個月沒有離開。

    其間,侯耀文多次去探班,還主動幫助聯絡一些演員去友情出演,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侯耀華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並且一炮而紅,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此時,哥哥距離弟弟出名已經過去了整整14年,但作為弟弟的侯耀文卻對哥哥敬重有加。他常對人説:“我二哥依然在管著我。他知道什麼時候當二哥,什麼時候當二爺。”意思是説在情分上可以隨便,但在藝術上二哥特別較真。侯耀文尤其對哥哥閉門靜修長達五年的精神特別佩服。

    侯耀華在演戲之餘相繼和宋丹丹表演了《賣畫》、和郭達表演了《戲迷》等小品,他的喜劇才華逐漸展現出來。然而,因為一次演小品笑場,侯耀華被弟弟狠狠批評了一頓。有天他和郭達排練小品,郭達那天沒刮鬍子,頭髮也卷卷的,看起來有點滑稽,侯耀華在臺上忍不住笑了場,説詞時也跑了題,當時在一旁的侯耀文就生氣地説:“有你這樣的嗎?你笑場了。”

    侯耀華當時就愣在那兒,這是弟弟第一次當眾批評他,他臉上一陣發燒。郭達趕緊自嘲地過來打圓場。事後,侯耀文也意識到自己似乎太較真了一點,主動向哥哥賠不是。而侯耀華則笑哈哈地拍著他的肩説:“沒啥。我以後一定做得讓你無懈可擊,哈哈!”説罷,兩人都笑了。

    穿越生活和事業的迷霧

    兄弟倆惺惺相惜,在藝術的道路上互相提攜著。他們平時忙於各自的演出,見面很少,即使見了面,更多的也是探討藝術,彼此間的私事反而很少談了。

    雖然兄弟間的私事不談,但家庭幸福的侯耀華對弟
弟的個人生活總有著一種擔憂。侯耀文的事業發展順利,他的個人生活卻很不如意。由於父親堅決反對他離婚,侯耀文一直隱忍不發,看著弟弟用拼命工作來麻醉自己,侯耀華明白弟弟的苦衷,他常勸慰弟弟看在病重父親的面子上,顧全家庭和親情。

    在哥哥的勸慰下,侯耀文把侯家大家庭的穩定放在了第一位,對妻子始終以禮相待。

    直到1990年,侯耀文才結束無愛的婚姻,和演員袁茵組成了新的家庭。婚禮上,候耀華看著弟弟那充滿幸福和喜悅的臉,心裏感慨萬分:誰都知道家和萬事興,但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享受不到家的快樂,那種痛楚有誰知呢?所幸的是,弟弟終於找到自己的幸福了。

    有了幸福的家庭後,侯耀文便把全部心思投入到事業之中。1990年代是相聲藝術轉折的年代,經過那段火紅的歲月後,在多種娛樂節目的衝擊下,相聲的發展漸顯疲態,逐漸開始走下坡路了。之後,在小品的夾擊下,相聲開始淡出舞臺。這種狀況到了1999年表現更甚。那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相聲節目只有一個,而且還是排在零點以後。

    面對著相聲的衰落,侯耀文選擇了孤獨的堅守。當有的單位請侯耀文出面去演小品時,他拒絕了,他對哥哥侯耀華説:“相聲是我們的家傳,就是死,我也要守著相聲的門戶。”

    為了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已在鐵路文工團重要工作崗位的他不管平時多忙,臨睡前都要看一小時的書,文史哲、天文地理無不涉獵。為了錘煉自己的唱功,他不僅把唱腔和音色模擬得有模有樣,還用心地去揣摩劇情和劇中人在演唱時的思想情緒。對藝術的精益求精,使他的唱腔漸漸達到了專業的水準。

    侯耀華也堅定地站在弟弟一邊。兄弟倆利用各種輿論,為相聲的振興鼓勁。為了開創相聲的新局面,兄弟倆還自己動手創作新相聲,他們經常坐在電腦旁,一寫就是一個通宵。有時為了一個字一個音的講究,兄弟倆要在電話裏討論好幾個小時。

    兄弟倆平時很注意向老一輩相聲藝術家學習。侯耀文特別傾慕前輩馬三立老先生那種內緊外松的表演風格,稱其表演達到了舞臺上“最大的鬆弛”。

    他們常去向馬三立老先生請教。兄弟倆不管是誰,只要去天津,哪怕只停留一天,都要去看望馬爺爺,一來問候起居,二來可以多請教一些藝術上的見解。年已八旬的馬三立老先生高興得逢人就誇:“侯家這倆小子真有出息!”

    在相聲的變革過程中,侯耀華和侯耀文都認識到,觀眾的結構在變化,欣賞趣味也在變化,相聲必須要吸引青年人的興趣,否則就會喪失生命力,甚至存在的意義。因此,侯耀華建議弟弟在創作相聲時要從選題開始注意,不要局限于市民生活的圈子,要考慮題材的社會廣泛性,從題材到語言以及表現手法上都要有創新意識。

    2001年,為了創作相聲《火紅的心》,侯耀華提議侯耀文以話劇演員為模特,他們還幾次去看話劇《茶館》,揣摩精髓。終於,在一個20分鐘的相聲段子裏,侯耀文塑造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每次演到高潮處,劇場裏掌聲四起,同行由此讚嘆説:“侯耀文説相聲,不抖包袱照樣起尖兒(掌聲)!”看著弟弟的努力有了回報,侯耀華感慨地説:“只要努力,相聲照樣可以不靠無聊的噱頭去取悅觀眾。”

    隨後,兄弟倆倡議舉辦了全國相聲大賽,當大賽的紀念品被定為侯寶林大師的鍍金像時,兄弟倆都十分激動。

    2006年最火爆的相聲演員郭德綱橫空出世,而郭德綱就是侯耀文精心發掘和栽培的結果。看到相聲事業後繼有人,侯耀華侯耀文兄弟倆欣慰不已。

    “當名人就好比是幅公開展覽的畫”

    相聲要振興,光靠幾個人是不可能的。面對著相聲隊伍人心不穩,侯耀文很是心痛,當一些相聲演員對前景感到困惑時,他也沒有一味地反對,而是自責地説:“都怪我沒本事,不能養活你們,你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吧。”

    當上級領導要他擔任鐵路文工團團長時,他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很是猶豫,倒是侯耀華勸他説:“應該幹,這樣你就有了一塊守住相聲的陣地了。”聽了哥哥的話,侯耀文最終答應了領導的要求,走馬上任。

    他們期望著鐵路文工團能成為相聲復興的基地。

    在侯耀文孜孜以求於相聲的傳承時,當時曾傳為佳話的第二段婚姻在維繫了14年後終於在2004年走到了盡頭。一時間,社會上的各種議論紛至沓來。侯耀文不堪其擾,一向好脾氣的他也忍不住對問詢他的記者大動肝火。到後來他關了手機,獨自生著悶氣。

    侯耀華深深理解弟弟此時心中的痛苦與悲涼,生怕弟弟有什麼閃失。他找到侯耀文,傾聽他述説著心中的無奈和做名人的悲哀,末了,説:“我們都過了耳順的年齡了,你怎麼還像個年輕小夥子一樣血氣方剛呢?當名人就好比是幅公開展覽的畫,就讓別人説去吧!我們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在哥哥的耐心勸導下,侯耀文漸漸心裏釋然了,半年後,他在安徽衛視做訪談節目,當有人問起他的婚姻時,他沒有尷尬,而是坦誠相告,並直言自己在婚姻的問題上不及格,感嘆事業和婚姻不能兼顧。他還幽默地拿潘虹打比方説:“她演的戲多好啊!可婚姻一樣不幸。我們同是天涯淪落人!”侯耀華看這裡,不由得笑出了淚花,他知道弟弟的心結已經解開了,又能用幽默和微笑去面對生活了。

    侯家與馬季有恩無怨

    2006年12月25日,相聲大師馬季溘然長逝。馬季是侯寶林生前最得意的弟子。然而,侯寶林和馬季之間也有著外人不知道的恩怨。“文化大革命”中,侯寶林被打成了“反動藝術權威”,當時三十多歲的馬季受造反派的離間威逼,也貼出了一
張反侯寶林的大字報。馬季這張大字報沒貼出多久,自己也被打成了“修正主義苗子”。

    對於此事,馬季心裏一直感到愧疚,他一直想找機會請老師原諒自己。重回舞臺説相聲後,馬季一直想找機會解釋、請罪。侯寶林對過去的事沒有放在心上,對於馬季他依然關心。當有人在侯寶林面前説馬季的壞話時,侯寶林總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何況他對中國相聲有貢獻。”

    父親的寬容與高潔的人品深深感染了侯耀華侯耀文兄弟倆,他們對馬季始終保持    著尊敬的態度,每次演出碰面,他們都必定和馬季打招呼,離開時也必定通知他。相聲演員愛開玩笑,但兄弟倆從不對馬季開玩笑,馬季對相聲事業的貢獻,兩人也深表佩服,在馬季的徒弟面前,他們也不以師長自居。

    當有人問他們兄弟倆,馬季是否在“文革”中動手打過侯寶林時,侯耀文斷然説道:“這是沒有的事。我們和師哥的關係一直非常好,他是我父親最得意的學生,也是我敬重的師兄。”

    馬季的突然逝世,讓侯家兄弟的心裏非常沉痛。侯耀華第一時間給為馬季操辦後事的馬季弟子劉惠發了條短信:“驚聞我的師哥仙逝,甚悲,請轉告于波和馬東我的悲痛。”

    隨後,兄弟倆又趕到馬季的靈堂,對著馬季的遺像三鞠躬,侯耀華眼含熱淚,緊緊握住馬季妻子于波的手,連説三聲:“保重。”當馬東上前致謝時,侯耀華對他説:“要繼承我師哥(馬季)的遺志啊。”説著,忍不住哽咽了。

    馬季離世,兄弟倆意識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如今,他們仍以花甲之齡奔波在演藝事業的第一線……

 

責編:王燕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