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2日 11:06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 |
張忠華讓更多有拍電影夢想的年輕人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
■西安大學生張忠華拍攝的短片《火箭鵪鶉》在本屆上海電影節獲最佳創意獎
■這部短片拍攝只用了兩三天,而且是貸款拍攝
■這位大學生導演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本報記者在上海對張忠華進行了獨家專訪
6月19日,上海電影節“未來電影新勢力——國際學生短片展評”頒獎現場,當宣佈“獲得最佳創意獎的是《火箭鵪鶉》”時,導演張忠華用兩個字來形容他的感覺:意外。《火箭鵪鶉》擊敗斯皮爾勃格的母校——南加州大學以及韓國中央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眾多世界名校的學生的作品,獲得最佳創意獎。來自西安西北大學的學生張忠華成為“短片單元”惟一一位獲獎的中國導演。而他僅僅是一個24歲的大學生,用不到5000元人民幣,用“小米加步槍”的裝備,讓高達80萬製作費用的國外膠片電影甘拜下風,心服口服。
恭喜張忠華,他實現了“我在大學裏一定會出名”的豪言,而且還有6000元獎金。也就在許多電影製作公司向他奔去的時候,記者在上海專訪了這位“天賦+後天努力”的學生導演。為了自己的電影夢想,張忠華一路走來,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為了這個夢,他身上還背負著11萬元的貸款,而他今年才付清去年的學費。
最佳創意想 飛就有飛的機會
“看過其他短片,北京電影學院學生的短片拍攝很細膩,錄音和膠片效果都非常好,但是他們在創意上沒有超越。美國獲獎的電影明顯充斥著好萊塢風格,善於把握人的情緒,據説製作成本都在80萬,相當於我們這裡一部數字電影,而且他們都是用膠片完成的,在這上面我們望塵莫及。除了故事和創意,我覺得其他方面《火箭鵪鶉》是無法相比的。這個最佳創意獎給了我很多自信。”現在想起來,張忠華也禁不住為自己自豪,而獲獎的快樂也挂在臉上,“我覺得我最大的創意是故事,甩了一個很好的包袱。故事編得很巧妙,片中的主角炮倫有一個想飛的夢想,於是他就將自己的住處像鳥巢一樣築在自己家門口的老槐樹上,專心完成自己的飛行夢想。而他總是失敗,他甚至認為自己就是笨鵪鶉,而另一些小孩認為他是神經病,他毫不在意繼續探索,造的飛行器飛不起來,又害怕摔倒,就發明了多功能頭盔。最終飛行器都沒有飛起來,觀眾都以為這個夢破滅了的時候,結果北京傳來消息,在手工藝製作大賽中,他的頭盔獲得大獎,對方要他坐飛機去北京領獎,他的飛行夢想終於得以實現。我拍這個片子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鼓勵那些鍥而不捨的追夢人。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即使痛苦是避免不了的,但只要你不放棄,最後總會有驚喜。”
對於《火箭鵪鶉》獲獎,張忠華説自己也很意外,“這個片子是去年五一的時候創意的,拍攝只用了兩三天。我本人對這個片子一直不看好,也沒有想到要參賽,最後時刻攝影師許小周説有這樣一個大賽,於是就送過來了。因為參賽的有11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部候選作品,其中20部進入第二輪評選。沒想到一個月之後還入圍了,其中11部都是國外的。我想入圍都不錯了,就抱著過來學習和認識一些朋友的心來的,結果獲得這個獎,我感到很意外。”
電影故事 為追夢貸款買設備
在四個獲獎的短片導演中,其他三人都是外國研究生,惟獨張忠華現在還在讀本科,而且張忠華學的還是裝潢專業,為什麼他卻拿起了攝像機?“我在高中畢業時就對同學説,我上大學的時候一定會出名,這句話應驗了。我現在做的事情在三年前都已經考慮好了的。高二的時候接觸DV就觸動了我的夢想,我想一定要玩出水平來。進大學後,我第二周就自己買了一台電腦,花了1700塊錢,我不拿它打遊戲,而是用它來寫劇本,然後用DV拍成電影,因為共同愛好,很多同學也因此走在一起。我學的是裝潢設計,但是對色彩是很敏感的,而電影的畫面構圖都與設計有關係。在電影的專業技術上也完全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出生在農村的張忠華家庭條件並不寬裕,“DV我是讓父母貸款4萬塊錢買的,我開始有這個夢的時候,在農村的父母都不理解,我們和電影有什麼關係啊。當初為了讓父母貸款,我眼淚鼻涕流了一個月,終於如願買了機子和設備。於是就拍了第一部兒童長片,獲得前年的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長片獎。”
張忠華這幾年一共拍了30多部片子,但是賺錢的不多,“中國市場運作不起來,人家外國學生片子可能提前跟電視臺簽約,花很多時間去完成,對我們來説,拍片子也在想銷路。從收視率來講,《火箭鵪鶉》曾在電視臺放過,當時叫《夢想飛行家》,收視率也是最高的。但我現在還貸款11萬,都是父母擔保的,甚至我上大三的學費都是現在才補上的。”他認為事實證明貸款是值得的,“賠本的生意行家做,前三年不堅持貸款,就不會拍出來那麼多的片子,也不會有今天,我估計這個貸款在我大學畢業三年內能還清。”
張忠華也並非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拍電影時我也一直考慮觀眾因素,我的性格和風格絕對是喜劇,讓人感到快樂和諧的一面。我的創意特別多,故事特別多,閉門半年我可以寫出20集的電視劇。對人生路我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學校老師也知道,都説‘張忠華的想法特別多,想幹什麼就立即幹什麼,而且都能幹成。’我不是狂妄,很多人可以證明。”
張忠華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是想在兒童電影中大展拳腳,“接下來的發展,我要把兒童電影的旗幟扛起來,起碼要努力做這個風格的電影,做有喜劇效果的兒童片,這樣的片子出來後會給中國電影一個驚喜,起碼開創一種風格。我的風格就是不失童真,跳出小孩幼稚的教化,什麼飯前洗手啊,不要把觀眾當傻瓜,我們通過感興趣的故事,讓觀眾産生這樣的意識。”雖然這樣説,他也不願意把包括《火箭鵪鶉》在內的電影定為兒童片,“影片結束後,我寫著‘謹以此片獻給為夢想追求的人’。我不把他當作是兒童片,因為一個人就是40歲了,也會有夢想。”
本報特派上海記者 唐愛明 文/圖
■鏈結
4部優秀短片獲獎
今年入圍上海電影節的100部佳作精選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部候選作品,其中20部被選作第二輪評選。中國本土的幾部入圍短片非常貼近生活、導演手法熟練,國外短片相對較深奧和晦澀,多運用抽象手法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最後勝出的4部短片分別是,獲最佳影片獎的:來自慕尼黑電影學院HansHege的作品《陰影下的孩子》,獲最佳導演獎的:來自洛杉磯加州大學Vineet的作品《乾淨利落》,獲最佳創意獎的:來自中國陜西西北大學張忠華的作品《火箭鵪鶉》,以及獲動畫片特別獎的《初嘗死亡》。作為短片評委之一的導演王全安也表示:短片《火箭鵪鶉》讓我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我認為特別生動,也讓我有一種衝動——— 是不是也拍一部關於我自己童年的電影。本報特派上海記者 唐愛明
責編: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