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8日 14:07 來源:
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眾多海外電影人中,日本導演山田洋次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將近30年前,通過《幸福的黃手帕》和《遠山的呼喚》,中國觀眾最早認識了這位拍攝小人物生活的大導演。
“這是我第三次來上海參加電影節。”電影節日本電影周昨天拉開帷幕,帶著自己的第79部作品《武士的一分》,76歲的山田洋次踏上了熟悉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紅地毯。和他一起訪滬的,還有13部參加日本電影周展映影片的數十位主創人員。
新片:武士外衣下的小人物
儘管題材不限於時裝或者古裝,山田洋次卻總喜歡把小人物推到銀幕前。為妻報仇的逃犯、遊手好閒的小市民,就連拍攝日本特有的武士電影,他的理想主角依舊是最底層的武士。
作為山田洋次“時代小説三部曲”的最新作品,《武士的一分》和此前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黃昏的清兵衛》、《隱劍鬼爪》一樣,講述的都是150多年前日本幕府末期低層武士的故事。木村拓哉扮演的武士新之丞,是一個為藩王試菜的底層武士。家庭幸福的他由於食物中毒瞎了雙眼。失明後,新之丞悲觀厭世甚至自殺。賢惠的妻子勸住丈夫之後,撐起全家的生活。妻子落入圈套遭人侮辱,令剛剛平靜的新之丞開始了復仇行動。
“一分”在日語裏是面子、尊嚴的意思。當充滿日常起居、吃飯更衣的劇情,一步步發展成必然的生死對決,淋著雨蓋著草席被人抬出藩王府的新之丞,也最終站起來捍衛了一個小人物的“一分”。儘管套用的是“最日本式”的武士元素,但是故事依舊是山田洋次熱衷的“小人物奮鬥”主題。山田洋次想告訴觀眾:新之丞可以指代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人。失明的新之丞所爭取的,恰恰是許多追名逐利的現代人視而不見的。
市場:我做的是自己想看的
76歲擁有電影作品79部,這樣的産量無疑令不少同行望塵莫及。面對沒有政策扶持的日本電影市場,山田洋次“小人物第一”以不變應萬變的電影觀卻屢屢奏效。《武士的一分》上映首天吸引了16萬人次入場,就連10年沒演過電影的木村拓哉也借機翻身。如何權衡民族元素和個人表達,如何運用傳統文化,也成了這位東方同行給“古裝大片當道”的中國電影留出的一道作業題。
“我常常在想,我的電影是給誰看的,是給大眾還是給‘小眾’。雖然我一直在考慮要不要迎合年輕人的口味,或者也追趕時尚潮流,可是最終我做的還是自己真正想看的電影。”貌似對觀眾“漠不關心”的態度,卻使山田洋次成了藝術和票房的“雙料王”,成為日本國寶級導演。而“小人物電影”也成了他的招牌,不僅成為電影學校的的教材,還成了一部部視聽版的社會教科書。
2004年,山田洋次獲得了“黑澤明獎”——日本電影的終生成就獎。獲獎時,他表示如果獎項意味著自己電影生涯的結束,就是最大的悲傷。“黑澤明83歲時仍然在工作,我相信以後我也會有很多好的作品。”不過,對市場“漠不關心”的山田洋次,依舊需要面對殘酷的現實,懷念起日本電影的“黑澤明”時代,老人也黯然神傷:“電影需要很多人共同完成,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很多優秀的製作人不在了,現在需要重新培養用‘魂魄’製作電影的人。”
本報記者王磊
責編: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