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8日 14:04 來源:
電影節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平臺,我們要發現新的導演,為他們提供技術和資金上的幫助,促進電影産業的良性發展。”昨天,一場由國際八大電影節主席組成的高峰論壇,拉開了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國際論壇的序幕。來自戛納、威尼斯、東京、釜山、鹿特丹、迪拜、聖丹斯、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的資深主席齊聚一堂,就國際電影節的功能進行了熱烈的探討,中國導演賈樟柯、王全安也被邀請到現場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説法。
培養年輕新人的沃土
“我們和聖丹斯電影節是一個發現的旅程,我們要發現新的導演,他們是第一次或是第二次執導話筒。同時我們在電影節會放很多先鋒的電影,他們有很多新的拍攝電影的方式,新的講述故事的方式。”和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主席桑德拉 丹 哈曼一樣,幾乎在場的所有主席都把“培養新人”作為自己電影節的一項使命。
戛納電影節把大多數獎項頒發給了藝術電影;釜山電影節則考慮到電影導演資金困難問題,推出了近10年的亞洲電影資助計劃,每年選定30余部影片,為他們提供與投資商洽談的各種平臺,這其中每年至少有兩三部影片來自中國;日本東京電影節乾脆拉來了網絡技術的服務,且在制度上為新人提供了寬鬆的創作環境。而從第五代電影導演開始,中國影人也得到了各大電影節的推助,首先是陳凱歌,他是鹿特丹國際電影節資助的第一位華人導演。而王全安、賈樟柯等第六代導演的成功更是離不開柏林、威尼斯、戛納等國際電影節的推崇。
電影産業成長的福地
“我們有1800個短片,40個放映場,在電影節中我們共有1600場的放映,它們不僅僅是已經完成的電影,還包括一些還沒有完成的項目,我們有5000多個這種項目給製作人以及發行商來看,他們包括了從腳本到製作的各個階段。”一説到電影市場,戛納電影節執行副主席傑羅米 帕德拉滿臉自豪。
不可否認,單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來講技術電影的籌資,已經非常困難,哪怕在美國也是如此,電影節則正好提供了電影人和投資商接觸的平臺,不管是融資、籌建基金還是論壇等方式,電影人總歸可以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運營方式。
當然,有些國家電影節可能還沒有能力擁有自己的電影市場,像舉辦不到四年的迪拜電影節,但主席阿布杜 勒哈米德 朱馬同樣給電影節定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推動阿拉伯國家電影的發展。
多元文化交流的平臺
每個國家的電影節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但對愛看電影的人來説,兩個小時的電影旅程中完全可以忘記自己,大家可以進行交流,融入到電影的情節當中。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克 穆勒甚至認為,電影節是實現和平的武器,因為它給世界多元文化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話平臺。
“電影節期間,我們每年都有20多萬的觀眾,放映大概100多部亞洲電影,100多部非亞洲的電影,不同類型的電影,促進對不同國家文化的了解。傳播文化的多樣性是國際電影節的重要職責之一。”釜山電影節主席金東虎如是説。去年,來自亞洲和太平洋鏈獨立島國的45個國家的265部電影走進了夏威夷電影節。
本報見習記者李婷
責編: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