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戛納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6日 18:09 來源:

   “水門”、“電話門”似乎有“門”的地方總是伴隨著醜聞的出現。“戛納”權威公正的A級電影節代表,旁邊怎會站著“門”?不過話説回來,作為世界級的藝術殿堂,沒有“門”讓人怎麼進呢?

   1988年5月的戛納電影節上,前蘇聯影評家、電影記者卡普拉洛夫照例前去戛納採訪。他當時的心情非常差,而且,他也感到有些“西方”記者的心情跟他一樣差,他們用一些辦法反復打探:為什麼今年的競賽片沒有一部前蘇聯電影?8月,卡普拉洛夫在雜誌上發表文章《安德烈魯伯廖夫悖論》,披露了1969年戛納選片過程中的“安德烈魯伯廖夫醜聞”,旗幟鮮明地對戛納電影節存在的“政治官僚主義”進行了批判。

   原來,1969年,前蘇聯流亡電影詩人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拍攝數年的巨著《安德烈魯伯廖夫》也報名參加戛納,這是世人皆知、翹首以盼的傑作,影片描述了俄羅斯著名畫家安德烈魯伯廖夫的一生。戛納選片的時候,卡普拉洛夫也在場,選片人在看過影片之後,拒絕了該片進入競賽單元的要求,只能“允許”進入”非競賽單元”,原因是依據“某些政治要人的觀點”,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這樣,這部塔爾科夫斯基的巨著,竟然因某些政治要人的觀點而無緣久負盛名的戛納。但此後,沒有人站出來反對這個不公正的、帶有政治痕跡的”歷史誤判“。

   1969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沒有來戛納,他的缺席是對戛納的一種抗議。但最終,國際影評人協會給《安德烈魯伯廖夫》這部偉大的影片頒發了“國際影評人大獎”。1983年,塔科夫斯基卻來到了戛納,他的《鄉愁》被戛納電影節授予了“電影創作特別大獎”,算是對他的一種歷史性補償。

   卡普拉洛夫之所以舊事重提,是因為1988年的戛納,選片再次上演了“安德烈魯伯廖夫醜聞”,前蘇聯有20部影片提出申請,而選片人只給一部影片發了通行證,而之後,這部影片也以“沒能在電影節之前製作完成”為藉口被無理拒絕。卡普拉洛夫問道:“到底電影節需要什麼影片?……我們要等待的是那些至少具有智慧的眼光和創造的呼吸的影片,而不是這部影片來自哪一個國家,是誰在哪一個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它!”

    今天,我們無法統計在“冷戰期間”的戛納電影節上,有多少部《安德烈魯伯廖夫》被潛在的官僚主義和政治傾向遮住了光輝,可這一切已不可塗抹、不可更改。

責編:王晶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