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喀納斯拍攝紀行>一:凈土猜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6日 11:05 來源:CCTV.com

  


  

  近年來,中國最西北端一個叫喀納斯的地方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一些媒體稱那裏是“地球上人類最後一塊凈土”,這個報道引起了人們一連串的猜想。圍繞喀納斯,人們又一次展開了對“凈土”的思考和爭論。由於至今沒有一部完整反映喀納斯的紀錄片,所以僅憑攝影愛好者們帶回來的照片,人們是無法作出正確判斷的,最後的凈土會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説是“人類最後的”呢?難道它即將消失嗎?

  2005年夏天,一支專業紀錄片攝製組,從北京出發,他們計劃用近兩年時間拍攝喀納斯的人文,歷史和風光,希望通過攝像機的真實記錄,揭開“地球上人類最後一塊凈土”的神秘面紗,尋找到有關凈土猜想的正確答案。這種拍攝活動在喀納斯是第一次,不管是攝製組成員還是沒有到過喀納斯的人,大家都對這次拍攝充滿期待,一次探尋凈土的奇妙之旅就從這一天正式開始了。

  新疆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的首府烏魯木齊市距離喀納斯約900多公里,由於攝製組帶有軌道,搖臂等大型拍攝器材,所以只能乘汽車沿217國道向喀納斯進發。而這條路線,恰好使攝製組可以更直接地領略到西域風光的無窮魅力。

  魔鬼城是新疆的一個著名景點,雅丹地貌造就了這裡的神奇,據説每到夜間,大風吹過時,仿佛有妖魔鬼怪在嚎叫,魔鬼城由此得名。人類的想像力總是具有豐富的表現空間,當現實生活中的形象已經無法代表人們心中的恐懼和喜愛時,人們就會通過幻想來表達自己的心靈感受,如魔鬼,或者天使。魔鬼城已經到了,天使居住的地方還會遠嗎?

  從地圖上來看,喀納斯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三國相鄰,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環繞在喀納斯四週的有雪山,原始森林,還有新疆的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這樣的周邊環境增添了喀納斯的神秘氣息。但是,看著道路兩邊的荒漠和戈壁,攝製組開始擔心起來,前方真的存在一處人間凈土嗎?車裏的每一位成員都對即將面對的喀納斯充滿期待。

  汽車開始在阿爾泰群山中穿行,車窗外的景色也逐漸在發生變化,儘管這裡沒有“桃花林”,但還是不由得讓人們想起中國古代東晉詩人陶淵明寫的那篇著名文章《桃花源記》,仿佛也像當年那位迷路的漁夫一樣,誤入桃花源,“……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如果説,喀納斯首先奉獻出的鮮花、雪山和森林已經讓遊客們目不暇接的話,那麼登上海拔2030米的駱駝峰,發現橫臥于群山之中的喀納斯湖時,遊客們才意識到,在喀納斯的風光盛宴中,誰,才是真正的主角。


  在群山和森林的環抱中,喀納斯湖首先帶給人們的是一種驚喜,而當了解到這面湖就是中國最深的高山淡水湖,最深處達188.2米時,驚喜之餘的人們隨即又被一種神秘的自然力量緊緊地攥住。

  在一般人看來,所謂“凈土”不但擁有超凡脫俗的自然風光,還有許多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近年來,喀納斯湖中有不明水下生物的傳聞一直沒有停止過,而“湖怪吃馬”的傳説更是神乎其神。

  儘管有一些拍攝下來的錄像或者照片,人們依然無法看清那個不明生物到底是什麼樣子。

  大霧籠罩喀納斯湖的時候,那些神話傳説和未解之謎也隨著霧氣瀰漫開來,形成更加神秘的氛圍。此時,遊客們看不清喀納斯的山水,甚至看不清彼此,但這,卻讓遊客們分外興奮。

  遊客的歡呼聲又引起了人們對“凈土”更深層次的思考。喀納斯的確很美,這種美能夠給遊客帶來快樂,難道這就是喀納斯 成為凈土的原因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人類擁有的“凈土”還有很多,並沒有理由把喀納斯當作是“地球上人類最後一塊凈土”。其實在地球上,不管是第一個,還是最後一個,是否真的是凈土,都是由人類來決定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是卻沒有人把自己的家稱為凈土。每個人都喜歡凈土,但是凈土總是出現在遙遠的地方。這是為什麼呢?人類在思考的同時尋找凈土的腳步從未停止過。天空、海洋、南極、北極到處都有人類的足跡。人類為什麼那麼熱愛凈土,追求凈土,能夠回答的恐怕只有人類自己。

  在喀納斯,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不容忽視,它對解答凈土猜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當遊客們離開自己的故鄉,從四面八方來到喀納斯,把喀納斯稱為“凈土”的時候,常年居住在喀納斯的蒙古族圖瓦人又該怎麼稱呼喀納斯呢?是故鄉,還是凈土?

  蒙古族圖瓦人是中國的一個特殊的族群,總人數僅兩千多人,喀納斯是他們唯一的聚居地,是他們今天的家園。但是從歷史上來説,喀納斯並不能説是圖瓦人的故鄉。因為讓人感到神秘的是,這些圖瓦人到底是誰的後代,他們真正的故鄉在哪? 為什麼遷徙到這裡來?這些問題不管是在當地,還是學術界,至今都沒有定論。在喀納斯,有幾家圖瓦文化家訪點,專門向遊客介紹圖瓦人的民俗風情,遊客們都希望能在這裡,對圖瓦人的歷史根源有更多了解。

  關於圖瓦人歷史根源的幾種説法,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凈土的無盡遐想。千百年前,這些圖瓦人的祖先到底是誰?為什麼會來到喀納斯定居呢?難道和今天的遊客們一樣,是為了尋找凈土才離開自己的故鄉嗎?

  在喀納斯湖三道灣的密林深處,有個叫土別克的地方住著九戶圖瓦人家,布土松和楚特柏是母子倆,對於祖輩傳下來的木琴葉克勒,他們非常喜歡,但在回答圖瓦人的祖先是誰時,原本一家人的母子倆卻給出了兩個答案。


  母子倆都堅持各自的觀點。他們的依據又是什麼呢?誰的觀點更接近事實的真相?由於圖瓦語是一種沒有文字的古老語言,有關他們祖先的故事,只能依靠口述的方式代代相傳,再加上歷史上相關記載非常少,所以,有多種説法存在,要想短時間內將這個歷史之謎調查清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拍攝喀納斯的攝製組,利用影視的優勢,通過“情景再現”的手法,把流傳於民間的三種主要觀點再現出來,希望能夠從中獲得一些感悟。

  觀點一:圖瓦人是一個遠古部落的後代,遷徙而來。

  千百年前的某一天,或許因為戰亂,或許因為自然災害,圖瓦人的祖先們離開了自己的故鄉,一路風餐露宿,艱難跋涉。翻過一座山峰,當他們突然發現一面湖水就在眼前時,圖瓦人的祖先驚喜地歡呼起來,從那一天起,圖瓦人就在喀納斯定居下來,同樣是從那一天起,圖瓦人失去了與故鄉的聯絡。

  觀點二:圖瓦人是成吉思汗的後代,西征將士。

  八百年前的某一天,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蒙古大軍西征時,被喀納斯湖吸引,特意把自己最親信的圖瓦將士留在了喀納斯,為西征大軍提供後勤給養。如今,蒙古鐵騎曾經創造的光輝已在歷史的瀚海中漸漸褪色,但是,依然在懷念成吉思汗的圖瓦人,也在懷念著遙遠的故鄉。

  觀點三:圖瓦人是“藍領軍團”的後代,隱居山林。

  三四百年前,成吉思汗的後人們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地,特意將英勇善戰的圖瓦人組成了一個特種兵團,駐守喀納斯。由於每位將士胸前都係著一條藍色領帶,所以被稱作“藍領軍團”。後來戰爭平息了,藍領軍團的將士們沒有離開曾經用生命捍衛過的土地,他們解下藍領帶,脫下盔甲,隱居在喀納斯的山林裏,與這裡美麗的山水朝夕相伴,直到今天。

  今天的圖瓦人擁有著喀納斯,卻永遠地失去了故鄉,他們一直在尋找。有關圖瓦人歷史的猜測和傳聞,增加了喀納斯的傳奇色彩,也仿佛在暗示著凈土猜想的答案。

  每個人,有一個身體,還有一個靈魂,肉體會死亡,靈魂卻是不朽的。每個人的出生地只是身體的 故鄉,而每個人靈魂的故鄉總是在那非常遙遠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凈土。只要生命不止,每個人的靈魂就永遠在思念,在渴望,永遠走在回鄉的途中。圖瓦人是這樣,遊客也是這樣。


  十月,喀納斯進入冬季,只要一下雪,道路就會被大雪掩埋,汽車將無法再進出大山。所以,遊客們必須在第一場雪降臨之前告別喀納斯,他們的精神世界在凈土喀納斯獲得了昇華,滿懷心靈的愉悅,他們將回到自己的故鄉,去迎接下一個溫暖的日子。但是,在接下來長達7個月的寒冷冬季裏,依然在尋找自己故鄉的圖瓦人,將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裏,怎樣繼續他們的生活呢?

  

  

責編:曉宇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