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綜藝官網

水彩畫的新面貌 一一包日全的心象水彩畫作品欣賞

當代藝術 來源:央視網 2017年09月19日 19:0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水彩畫的新面貌

  一一包日全的心象風景

  作者 邵大箴

  反映大自然的繪畫,中國人稱之為”山水”,西方人稱作”風景”。”山水”與”風景”都是為滿足人們審美需求而創作的,也既要描繪客觀自然的美,又要表達作者面對客觀自然的體驗,這一點它們是相同的。

  但是,中國的山水畫更強調寫藝術家內心的體驗,寫心中的”風景”即”心象”,而不像歐洲古典風景畫那樣重視寫真景。同樣是面對客觀景象的”寫生”,兩者的描繪角度、取景方式和藝術構思,也不盡相同。

  但是,在”山水”與”風景”之間也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兩者是可以交流、接近,甚至可以互相融合的。不過,做這種融合的藝術家必須有中西藝術兩方面的修養,要諳熟中國的文人山水和精通西方的風景藝術。

  最近讀包日全先生的心象風景作品,覺得他在這方面做的試驗和探索是成功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的創作展示了水彩畫的新面貌。

  包日全于1977年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染織專業,之後曾任教于該院,並擔任過染織教研室主任。他在從事染織專業的同時,對繪畫創作十分感興趣,因為他不僅認識到染織與繪畫之間有密切的聯絡,同時他還深切地體會到在染織創作中融合繪畫因素和在繪畫中吸收染織方法的無窮樂趣。

  他兼有染織和繪畫兩種技能,他的這一長處賦予他的作品以新的特色,引起人們的關注。那時,他的作品就已多次入選廣西和全國美展。

  早在1988年,他在廣西藝術學院擔任教研室主任期間,曾舉辦了一次個人心象風景畫展,得到了畫界的好評。著名山水畫家黃格勝當時在為畫展所寫的題詞中,説包日全的畫”發無意于有意,得偶然于必然,深邃的思考,執著的追求,獨特的語言,奇妙的效果。”1991年,包日全赴日本留學,師從京都市立藝術大學著名染織教授井隼慶人先生,他刻苦學習京都的傳統型染、扎染和蠟染的技法,並努力將其融進自己的水彩畫創作之中。經過新的探索,在心象風景畫領域又有新的進展,他的作品在國內外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讚賞。

  繪畫創作過程中,作為主體藝術家的勞動,一般包含自覺和不自覺兩種因素;而作為勞動的結果,又有必然和偶然的兩種效果。一個成功的藝術家認識和掌握藝術創造的這一原理,是至關重要的,應該説這是一種體悟的過程。

  包日全之所以較早地對這一原理有所認識,並有所實踐,乃是因為他沒有把染織和繪畫隔裂開來,他在”繪”中看到了”染”,在”染”中悟到了”繪”。

  他認識到,繪畫創作中的過分理性追求,會喪失繪畫表現的生動性。潛意識、幻覺和某種自動性在繪畫創作中應該佔有自己的位置。他自覺地把染織的一些技法,引進到繪畫創作中來,使自己的作品別開生面。

  包日全説,他的這些”心象水彩風景”與一般水彩畫的風格迥然不同,他所表現的風景沒有特定的環境與地域,也沒有具體的人物、建築物以及人工雕琢物。

  他在傳統水彩畫基礎上,吸收了水墨畫、版畫、印染等藝術表現形式,用畫、拓、印、染、噴、吹、甩、流等繪畫技法,去抒發他面對大自然的心靈感受。

  我們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光的瞬間、空氣的變化、時間的流動、環宇的氣氛和生態的信息等。這種新類型的水彩畫吸收了中西繪畫觀念、融合了各種技法,作者冠以中國美學上的詞語”心象”的稱謂,表明他的美學理想。

  不用説,包日全創造的這些透明度高、清晰度強、色彩鮮亮、境界廣闊深邃的畫面,必須要有全面的修養:畫內功和畫外功,即繪畫造型的功力和對自然、對藝術的深刻體悟。

  創造心象水彩畫需要特殊的繪畫造型功力,那就是善於運用多種技法,善於捕捉和把握繪畫過程中出現的稍縱即逝的瞬間和偶然效果,善於因勢利導,把朦朧的意象擴展為有意境的畫面。

  而對中國民族藝術寫意傳統的理解和開闊的視野、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自然界的深刻體驗,則是”畫外功”中不可缺的重要方面。

  在中國受過良好藝術教育,又在日本接受現代藝術熏陶的包日全,在心象水彩風景畫上不斷深入鑽研,觀念不斷拓展,成果不斷涌現,決不是偶然的,説明他是勤奮、有悟性、有創造性的藝術家。

  他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功,意義遠不在技巧和技法的突破,而更在於這種有新視覺效果的藝術,給予觀眾以新的審美亨受。

  他的一幅幅寧靜的、富有詩意的畫面,寄寓了他個人的理想,也表達了人類的美好願望,引起人們思想、感情的共鳴。

  ---------邵大箴著;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熱點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