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綜藝官網

武戲斷裂危及京劇未來

戲劇演出 來源:光明網 2017年06月23日 17:0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作者:張之薇(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第八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已在南京落幕。29台優秀劇目、5台祝賀演齣劇目輪番熱鬧上演,但是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些豐富的新創劇目似乎都敵不過京劇節上另一特殊板塊的號召力,那就是武戲摺子戲專場展演。

  戲曲與“武”的淵源,從漢代角抵戲《東海黃公》的跌撲手搏,就可以看出“武”在戲曲中的基因;而京劇孕育期,競爭激烈的“四大徽班”中,有“三慶軸子”的美譽,就是指由老生、武生擔綱的武戲最終讓三慶班傲視群雄。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京劇老生行的崛起,也才有了京劇最終的形成。所以,不僅武打角力在戲曲發生期就有著難捨的淵源,武戲更是與京劇的形成、成長水乳交融。那麼,武戲斷裂,對於京劇來説意味著什麼呢?我想,無疑是致命的。

  武戲衰微,後果不僅僅止于武戲內部

  試想,這樣曾經深度介入過京劇形成的一類戲碼,其間蘊含著京劇唱、做、念、打的精髓,融技術、形式、人物、故事、環境之大成,並兼具了娛樂性、觀賞性、藝術性的武戲,如今大面積萎縮,甚至於武戲演員被徹底邊緣化,淪為龍套,是一件多麼令人痛心的事情。翁偶虹曾在《楊小樓的武工》一文中言:“四大名旦、四大鬚生以及有突出貢獻的醜和老旦,他們最初學藝,無不先練武工;最起碼的毯子功與‘小五套’,視為布帛菽粟,養生之源。儘管某些表演藝術家在他們的代表作裏,看不到武工的使用,但是他們整體藝術的形成,都有胚胎式的武工潛力發揮作用。”

  京劇武戲《擋馬》劇照 周文惠攝

  然而,今天呢,在劇院團中武戲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直接導致武戲演員都再沒有了練功的動力了,更奢談文戲演員能如何“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呢?另外,戲曲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決定了戲隨人走,隨著時間推移,可以上演的武戲將越來越少。如果人們以為武戲不濟影響的僅僅是武戲本身,就大錯特錯了,它的後果會漸次蔓延到整個京劇從業人在做、表等方面的水準,最終危及京劇的未來。

  武戲為什麼會衰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認為,長久以來人們對武戲的誤區是最主要的。今天很多人對武戲的理解就是開打,就是超出常人功夫的技術性欣賞,甚至是雜技的絕活。電視晚會上的武戲表演,圖得也僅是製造熱鬧的氣氛,而對技術之外,涉及人物、內心等與戲有關的東西甚少關心,這直接導致了武戲只有武,而失去了內容的依託、人物的支撐、環境的表現,成了單薄的花把式。難怪早在“五四”時期劉半農就曾言,武戲就是“二人對打,多人亂打”。

  但是,南派武生大師蓋叫天卻對他的武戲有“移神隱技”的概括。在蓋叫天看來,武生的技有時候是需要隱藏的,而不是完全展示給觀眾,無生活邏輯的炫技更不是武戲可取的。“隱技”是讓武戲更有品咂之處。但在今天,我們的武戲演員恐怕很難達到此番境界。練得一身好技藝當然是武戲演員的第一關,但是不懂得如何將技藝融入到人物中,不懂得體會人物的個性,不懂得讓技藝成為塑造人物的手段,反之,讓技藝喧賓奪主,或者根本就沒有過硬的技藝,又怎麼可能成為一流的武戲演員呢?

  武戲與文戲相比,還有一最大的區別,就是武戲常常是群戲場面。這就決定了武戲不單單是主演的唱做念打,它還蘊含著一整套特有的規制,比如,武戲的把子、檔子、調度甚至是曲牌等等,它必須是一台綜合的、協作的藝術表演,這客觀上加大了一台戲完成的難度。而隨著武戲更多劇目的失傳,我們失去的不僅僅只是劇目,還有附著于劇目上的形式。另外,一台好看的武戲,主演與配演需要水準相當,主演與檔子需要嚴絲合縫,主演與龍套演員同樣需要密切配合,所以,戲曲行話“一棵菜”精神用在武戲上更是必需的。京劇是角兒的藝術,但是在武戲方面,光有主角的精彩恐怕離真正漂亮的武戲還尚遠。

熱點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