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哈利•波特》在爭議中續演票房魔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5日 13:00 來源:新華網


  最近幾天來,當中國的一部分影迷還沉浸在7月底兩位電影大師伯格曼和安東尼奧尼的逝世帶來的哀傷中時,另一部分年輕影迷已經隨著哈利波特的魔法開始了一場久違的狂歡。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5》)11日零時在中國首映後,又一次掀起觀影熱潮。儘管沒有首映式和大規模宣傳,北京各大院線上座率仍達到九成以上。黃金時段,部分影院不得不臨時加廳來緩解觀影緊張局面。

  北京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高軍告訴記者,據初步計算,《哈5》上映四天來票房已經達到7000萬元,應該很快就會過億。與該系列的前幾部電影相比,《哈5》的總體票房應該能增長三成左右。

  事實上,在票房飄紅的同時,《哈5》一直在批評中蹣跚前行。互聯網和媒體上瀰漫著一種失望的情緒。有人不習慣哈利長大後氣質的突然改變,有人質疑導演大衛耶茨電視劇式的緩慢敘事和混亂的剪輯節奏,也有人抱怨魔法太少、特技老套、感情戲十分潦草,甚至有人對哈利與張秋莫名其妙的吻戲頗有微詞。

  “情節被刪改,也沒有小説裏的緊張氣氛,這部片子讓我感到失望,完全沒有把原著的魅力展現出來。”鐵桿“哈迷”淩雲這樣抱怨。淩雲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他從2000年開始,收藏了該系列的全部小説原著和DVD光盤。

  對於這種“叫座不叫好”的現象,高軍表示,《哈利波特》問世十年來,小説和電影已經培養出了一個龐大的“哈迷”群體,從小孩到大學生,涵蓋面還在變寬。一時評價的好壞對他們並不會有什麼影響。

  “儘管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但不會改變我對《哈利波特》的喜愛,我還會期待下一部電影。”淩雲説。

  無論如何,這個火熱的夏天還是屬於《哈利波特》的。7月21日,《哈利波特與死聖》(《哈7》,系列小説的最後一部)在北京上市時,雖然沒有羅琳現場簽售,北京的一些書店門口還是排起了長隊,和倫敦一樣。這大概是今年最直觀的全球化景觀了。

  據了解,《哈利波特》小説原著的前六冊在全球已經賣出了3.25億冊,在中國也達到了900萬冊。這個系列的前四部電影在全球累計票房達35億美元。《哈利波特》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商業神話,一種讓人無法回避的文化現象。

  四川大學新聞傳播系主任張小元教授認為,《哈利波特》的故事核心是一群會魔法的孩子對成人世界的涉足和挑戰。孩子是主角,而成人被淡化。哈利以孩子的方式行事,用孩子的真誠和勇敢對付成人世界的黑暗和邪惡。

  他説,與之相比,國內的一些兒童書籍和影片太強調社會責任意識與教育功能,把兒童直接置於成人意識與成人現實的語境中,使兒童文學和影片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

  也有評論指出,《哈利波特》的神話是在跨國資本支持下的全球文化産業及其眼花繚亂的營銷手段的魔力中産生的。比如,為了吊足“哈迷”的胃口,《哈利波特》從第五部開始放慢了出版節奏,隔一年才出版下一部。發行方還故意推遲圖書首發時間,讓孩子們像過節一樣等待零點時刻的到來,又策劃在首發日的零點舉辦狂歡節,這些都取得了成功。

責編:李娜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