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J.K.羅琳:我與哈利-波特的十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3日 10:09 來源:百靈網

  十年以來,一個戴眼鏡的圓臉少年和他身邊的朋

  友與敵人,一直牽扯著人們的神經——當年的頑童如今已然成人,但這種牽掛卻從未改變。迄今為止,《哈利波特》系列小説已被譯成64種語言,全球總銷量達3.25億冊,小説作者羅琳因這一系列圖書的出版而成為億萬富婆,而根據小説改編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甚至重振了英國電影工業的雄風。

  而2007年7月更是屬於哈利波特的魔幻月份,《哈利波特》第五部電影上映,將要講述大結局的《哈利波特與死聖》也在全球發行。英國女作家J.K.羅琳不會施魔法,但她利用手中的筆,創造了很多個美麗新世界……面對記者,羅琳曾説過:“有人問我——名聲改變了你嗎?是的,事實是名聲肯定會影響你,影響到別人對你的反應和期望,因此你必須找出方法處理好這點。”

  財富世界:

  《哈利波特》改變了多少人?

  10年,羅琳因此成為英國最富女人;

  3億發行量讓出版社賺到盆滿缽溢;

  日本經銷商靠“賣書”起死回生……

  《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曾在英國之外的國家教英文,後來離了婚,成了單親媽媽,靠救濟金和蘇格蘭文藝協會的補助金慘澹度日。她在咖啡廳,一面創作,一面帶小孩。1997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由布盧姆斯伯裏出版公司(Bloomsbury)推出上市,但之前這本小説遭到9家出版社拒絕,包括著名的企鵝出版公司和哈潑柯林斯出版公司。誰也沒有想到,這套叢書大獲成功,目前發行量已經超過3億冊,先後被翻譯成62種文字,還被改編成電影。

  金錢、榮譽永遠與名聲結伴而行。羅琳現在已經是英國最富有的女人,她的財富甚至超過了英國女王,整整超過10億美元。英國阿伯丁大學授予了羅琳榮譽法學博士學位。當天,羅琳身著深色套裝外罩學位服出席學位授予儀式。她説,榮譽學位對她“特別有意義”。其實,羅琳對榮譽學位早已經不陌生了,聖安德魯斯大學、愛丁堡大學和納皮爾大學等3所蘇格蘭大學均已授予羅琳榮譽學位。

  羅琳擊敗薩曼拉什迪和劇作家哈羅德品特這類重量級才子,被《書籍》雜誌評為英國在世的最了不起的作家。羅琳得到的票數比居排行榜第二位的幻想小説作家特裏普拉切特多兩倍。

  《哈利波特》使經銷商們金銀堆成山。靜山社是日本的一家小出版社,初任社長因肺癌去世後,由他太太松岡佑子接任。有一天,佑子的好友跟她提到可以考慮申請《哈利波特》日文版的翻譯授權,於是她就搭飛機到英國找羅琳。羅琳對於她大老遠搭飛機來到英國,大為感動,便答應授權給她。結果,小小的靜山社賺了大錢,目前已經蓋了辦公大樓。

  羅琳創造的財富世界,甚至讓《哈利波特》的最早讀者也受益不淺。1997年《哈利波特》首版只印刷了500至1000冊,因此首版《哈利波特》成為收藏品。由寶龍拍賣公司組織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買家出價1.8萬美元拍得一本首版《哈利波特》。

  魔法世界:

  歷史上“最排場”的新書上市

  “書迷”為了一本大結局排隊11天;

  保安公司監督印刷過程;

  衛星定位系統監控新書押運……

  “完成最後一集令我松一口氣,大概沒有人會知道我的感受……那是我有生以來最特別的感覺。我既快樂又難過,在將近寫完時,不禁大叫出來。”羅琳在為《哈利波特》大結局做宣傳時説。

  其實,無數的讀者了解羅琳的感受。在她創造的魔法世界裏,讀者們與她一起瘋狂。

  《哈利波特與死聖》面市前,美國一些迫不及待的中學生已在書店門口排隊11天。美國阿拉斯加州加安克雷奇的18歲少女克羅埃儘管已預訂4本,仍堅持在書店前排隊購書。她在接受採訪時説:“《哈利波特》簡直太讓人著迷了!故事情節發展經常出乎讀者預料。《哈利波特與死聖》是大結局,一切謎底都會解開!”

  在漫長等待中,家長負責給孩子送飯,讓他們安心排隊。孩子們把筆記本電腦拿來,看以前的幾部《哈利波特》電影,還做有關《哈利波特》故事情節的問答遊戲。《哈利波特》的出版商説,《哈利波特與死聖》的初版印數將創下1200萬冊的新紀錄。

  為防止新書內容提早洩露,出版社律師把成稿從倫敦帶到紐約時,飛機整個飛行期間,他把書稿坐在身下,寸步不離。

  《哈利波特》的英國出版商布盧姆斯伯裏出版社在全國租用保密地點,存放新書,以保證無人在正式發售前接觸它們。英國負責印刷《哈利波特與死聖》的工廠下令,將解雇向外透露書中細節的工人。而德國印刷廠則禁止工人使用手機,甚至吃午飯時也不準他們離開工廠。新書被送往各經銷商處時,每輛運送新書的卡車裝上價值2000美元的衛星跟蹤系統,以確保每輛卡車都按照指定路線前往目的地。卡車中的新書裝在密封的托架上,當有人試圖打開時,會發出警報聲。

  在魔法世界中,淘氣的孩子也變乖巧了。第一部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比大多數家庭電影長一個小時左右(2小時31分鐘),影評人擔心孩子們無法在如此長的時間裏靜坐不動,孰料影迷卻抱怨説,影片太短了。

  隨著哈利波特系列小説逐一推出,哈利波特迷自發開設的主題網站不斷更新。迄今,有關哈利波特的主題網站已達到300萬到400萬個,包括法語、西班牙語、俄語、漢語和希伯來語等。

  魔法世界中也有“洛陽紙貴”。

  羅琳一向習慣手寫稿件。今年4月,她在網站與讀者通信時説,在愛丁堡市找了45分鐘也買不到光潔的單行稿紙,結果引起紙張如雪片般飛來。有的送上一張張薄紙,有的送來筆記簿,也有商人送上印有其全名JK ROWLING的簿子。有些人更告知她在愛丁堡可購買書寫紙的店舖位置,甚至附上地圖。很快,她就在網上表示,收到的紙張已經氾濫。

  爭議世界:

  暢銷書還是“精神污染”

  羅琳同時成為“10大令人討厭作家”;

  “魔法界”三個字對青少年産生誤導;

  《哈利波特》在煽動仇恨?

  與前兩個世界不一樣,羅琳在意料之外創造了一個爭議的世界。與哈利波特的擁躉相對,有一批堅決反對羅琳和她的作品的人。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家教會學校校長伯特蘭蓋拉克説,《哈利波特》系列小説不會在學校圖書館的書架上出現。“我們會提供像《麥克白》或者《哈姆雷特》這樣的書。因為在這些書裏邪惡就是邪惡,而不是好的東西,但是哈利波特想成為一個最好的魔法師,那是作者贊同的觀點,而我們這些不會魔法的人卻充當了反面人物的角色。”

  俄羅斯卡盧加州塔魯薩市的一名女子則發表聲明:有關哈利波特的系列少兒讀物的主人公是一名非常危險的人物,這種危險性在小説的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中體現得尤為突出,這本書“宣揚巫術,瓦解信念的根基”,同時,這本書還煽動仇恨。

  美國圖書館協會在“禁書周”活動中,公佈了10名“令人討厭”的作家名單,羅琳的大名赫然在目。她的“罪名”是宣揚“惡魔主義”,可能對青少年讀者帶來不良影響。該協會説,2000年至2005年,批評者曾3000多次嘗試將《哈利波特》系列從學校和公共圖書館“下架”,他們譴責《哈利波特》系列會“刺激壞行為”,給美國年輕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在最新一部影片中,哈利的魔法受到邪惡勢力的干擾,故事中的惡人返回世界並裝備一支軍隊來重整其失去的兵力。哈利波特及一班同學起來反抗,暗中組成“鄧布利多的軍隊”,準備對付來自惡勢力的攻擊,趕走黑暗統治者。

  保守派團體對此系列影片有較大的反對呼聲,他們勸告家長讓孩子遠離這部電影,因為影片鼓吹“黑暗靈界正常化”將帶來負面的影響;也有一些基督徒發起運動支持這部文學作品,認為其他人誇大了這本書中魔法的問題。

  一名作者兼在家教育孩子的母親布朗閱讀全部作品之後改變了以往的決定。過去她一直拒絕《哈利波特》進入家門,但幾年之後她閱讀了此書,認為其對孩子成長有積極的一面。她已經寫了一部新書《哈利波特的神秘》來鼓勵基督徒家庭,將於六月中旬推出。

  “親自閱讀了《哈》之後,我不得不説,《哈》系列故事並非在講述有關神秘和魔法,實際上正好相反,”布朗解釋,“這些故事都是有道德的,給家庭討論帶來了很棒的話題。簡言之,《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對所有的家庭都很好,特別是基督徒家庭。其實幾個世紀以來,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用文學作品來描述正義和邪惡的鬥爭”。

  光影世界:

  童星們的“未知之路”

  第一女主角曾聲稱感到厭倦;

  4000選一的選秀轟動世界;

  《哈利波特》的未來是什麼?

  《哈利波特》引起的另一個爭議是對影片小演員的影響。

  能夠參演《哈利波特》無疑是幸運的。《哈利波特》劇組在全球公開招募哈利波特的女友張秋扮演者時,總共有4000位女孩試鏡。其中包括馬來西亞艷星邁克爾安、越南裔模特詹妮佛尼古耶,甚至韓國的小天后寶兒。最終入選的華裔女孩梁凱蒂家境富裕,她和父親、兩個兄弟、一個妹妹居住在蘇格蘭一所高級寓所內。在她得到這個角色後,凱蒂的父親表示:“凱蒂得到這個角色給整個家庭帶來了快樂。”而凱蒂的鄰居們在震驚之餘,更是羨慕她的幸運:“不久她就會成名。”但顯然凱蒂本人還不大適應在媒體前露面,面對鏡頭的凱蒂顯然還有些緊張:“説實話我還沒做好準備。”她説,對於仍在成長髮育期的童星來説,魔法帶來的未來充滿太多未知。

  此前,曾有消息稱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飾演女主角赫敏的英國少女艾瑪沃森將不再接演最後兩部《哈利波特》電影。艾瑪説,電影僅僅是其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人把我當成現實生活中的赫敏,那就大錯特錯了!”她已經厭倦繼續充當“哈利波特的好友”。

  與13年前一樣,羅琳再次選擇在咖啡館裏完成最後一本《哈利波特》。

  羅琳在自己的博客上曾經寫過:“只要傑西卡睡了(羅琳的大女兒,現年13歲),我就會衝到附近的咖啡館瘋狂寫作,夜夜如此。這些年來,人們總是問我,是否在夢境中走入過哈利波特的世界?答案是沒有,但直到幾天之前,我突然夢見自己既是講故事的人,又是故事的主人公哈利。但奇怪的是,夢中的我身邊還環繞著很多身材高大的咖啡館服務生,忙碌地在大廳中穿梭。”羅琳自嘲説,可能真的是咖啡喝得太多了。

  揭秘最後的“死聖”

  從他來到霍格沃茨的第一天起,綠眼睛的小男孩就承載了他作為一個領導者的命運、肩負起了期望和責任。在第七部中,哈利已經成為了亨利五世和亞瑟王一樣的人物,而真正意義上的戰鬥代替了令人精神振奮的魁地奇比賽。哈利作為一個平凡的少年卻肩負著駭人重任,這常常讓他希望自己不是對抗黑暗勢力的真正領袖,希望自己能夠自由的專注于自己和金妮衛斯理的愛情以及與同伴們的友誼。

  哈利已經失去了父母、教父小天狼星以及作為他精神支柱的鄧布利多校長,然而在第七部中,這樣的死傷數目會進一步加大:至少10名我們知曉的人物將在此書中殞命,而更多的人將會遭受傷痛。伏地魔和他的爪牙們滲入了霍格沃茨和魔法部,在魔法世界和麻瓜世界實施著同樣的破壞和殺戮,而精靈們也在受迫害之列。

  無疑,哈利承受著更多的苦難和對未來的困惑迷茫,在第七部中,他繼續努力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他與羅恩、赫敏尋找魂器的過程中,哈利逐漸步入了一個黑暗世界,在那裏他要與之戰鬥的對象不僅有食死徒,還包括驕傲與絕望的誘惑。

  哈利與伏地魔奇異的心靈上的聯絡似乎更加強烈了,這向他透露了伏地魔行動和蹤跡的線索,也誘惑他靠近黑暗和邪惡的勢力。故事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捩點在於哈利的決定——是繼續找尋作為已故的鄧布利多遺願的魂器,還是追蹤作為死亡主宰的聖徒。

  哈利的遠征將他推向了和伏地魔的最終對決,也將他帶回了他的過去——他知曉了自己的身世以及鄧布利多家族不可思議的歷史。同時,他也不得不開始思考友情和獨立、自由意志和命運之間孰輕孰重,並且開始勇敢面對自己和他人的過失。

  我們將會看到:善良的鄧布利多、邪惡的斯內普比我們起初認為的要複雜的多,他們所有人——也包括哈利——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而善惡之間的抉擇比天分或氣質更為重要。

  羅琳女士的成功之處在於塑造了哈利的形象——他既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他同樣會在學業和約會上遭遇挫折)又是一個史詩性的英雄——他比年輕的亞瑟王或蜘蛛俠更貼近我們。

  開場:伏地魔召集部下

  完結篇的開場沒有出現大家喜愛的少年英雄,而是伏地魔召集屬下的陰森場景。這為全書定下陰森的基調。接著,作者講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打鬥場景,不少於15個正義的魔法師參與其中。

  經過:哈利和朋友遠征

  過去幾部裏,只要一講到魔法學校的故事,即使是黑魔法也有讓人覺得可愛的時候。而這次的完結篇則完全沒有快樂的學校生活,連精彩的魁地奇比賽也只是回憶而已。

  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大部分時間都在遠征,尋找伏地魔的靈魂碎片。他們走出學校,在沼澤裏露營,在大不列顛寒冷的地帶經歷磨難。他們無法聯絡對方,不能與家人見面,有的只是黑暗時刻。但是,小魔法師們在這本書裏得到了快速成長。

  書裏還涉及到魔法世界裏的政治鬥爭。當魔法部部長變得更加邪惡後,他將權力濫用到了極致:一個以麻瓜身體為底座的巨大魔法師雕像,被安置在魔法部入口處,上面還寫有標語“魔法即權力”。麻瓜和泥巴種們受到許多迫害。

  高潮:哈利伏地魔對決

  故事高潮是哈利波特和伏地魔的生死對決,哈利波特還一度在戰鬥中不醒人事。彌留之際,在上集中已身亡的鄧布利多校長出現,揭開了波特的身世之謎,並將哈利打造成魂器,用來儲存伏地魔的靈魂碎片。雖然伏地魔用哈利的血復活了自己,卻不知哈利的血中有他媽媽為保護哈利留下的血咒,只要伏地魔不死,血咒就不會消失,哈利也不會死。

  而長期被懷疑為姦細的斯內普在完結篇中獲得平反。上部書中,他殺死鄧布利多,是和鄧布利多演了一齣苦肉計,只為重新獲得伏地魔的信任。其實,斯內普的內心,一直深愛著哈利的母親,可惜他最終被伏地魔的大蛇咬死。決戰中,伏地魔的大蛇死於納威的劍下,扭轉戰局。

  結局:哈利與金妮結婚

  雖然完結篇裏最終犧牲了至少10個角色,但令書迷欣慰的是,羅恩和赫敏這兩個人氣角色不但沒死,還結成連理生下了兩個孩子。羅恩甚至用魔法作弊混過了麻瓜的駕照考試。

  哈利波特最後也和羅恩的妹妹金妮結婚,並生有三子,他們的3個孩子為了紀念哈利的父母和鄧布利多校長,而分別取名為“詹姆斯“、”莉莉“和”阿爾布思(鄧布利多的教名)”。文中最後的場景是生還者19年後送孩子上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再重逢的場景。

  全書結尾,羅琳引用古希臘埃斯庫羅斯的《俄瑞斯忒斯》三部曲的結尾“悲劇裏的死亡,會結束可怕的冤冤相報,並帶來最終的和平定局。”也許讀者會為大結局中的殺戮揪心,但羅琳引用此句來告訴孩子們,希望大家看到和平的力量。

  小魔法師檔案

  姓名:丹尼爾雷德克利弗

  生日:1989年7月23日出生地:英國倫敦身高:168cm星座:獅子座發色:深棕色眼睛:藍色血型:O型

  11歲時,丹尼爾擊敗了上萬名躊躇滿志的對手,接過魔杖,扛著掃帚,加入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那時的小丹尼爾的薪水只有6萬英鎊。2004年2月,英國太陽報把他列為全國第三富有的年輕人(13-19歲)而在簽約第七部時,他的片酬已經漲到了720萬英鎊。

  姓名:艾瑪沃特森

  生日:1990年4月15日出生地:英國牛津身高:165cm星座:白羊座發色:金色(在電影裏是棕色)眼睛:棕色

  生活中的艾瑪就和電影中她所扮演的赫敏一樣,是個聰明且成績超卓的學習尖子,她曾在英國中學會考(GCSE)中勇奪十優。17歲的年紀,艾瑪沃特森已經登上了《Tatler》雜誌的封面,更是被雜誌《Top of the Pops》選為最能代表英國女性的偶像。她已和Storm模特公司簽約,不久之後她會成為Chanel的新面孔。現在艾瑪沃特森的身價已經高達800萬英鎊。

  姓名:魯伯特格林特

  生日: 1988年8月24日身高:178cm

  《哈利波特》是魯伯特從事專業表演的第一步,但是他的出色演技為他贏得了全球評論界和公眾的稱讚,並獲得了英國影評人協會最佳新人提名。

  姓名:湯姆費爾頓

  生日:1987年9月22日星座:處女座發色:金黃眼睛:藍色

  湯姆8歲便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接拍過廣告,在朱迪福斯特主演的《安娜與國王》和約翰古德曼主演的《寄居大俠》裏演過配角。

  J.K.羅琳:“《哈利波特》情節將愈發黑暗”

  如果你是一個波特迷的話,那麼這個七月將會是屬於你的。《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七月(海外)首映,而在這個月的21日,作為終結版的第七部《哈利波特》全球同步發行。

  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故事的發展將會讓人感到黑暗,仿佛有著邪惡的氣息。而16歲的哈利內心有了“青春的焦慮”,劇中他將獻上讓人期待的初吻。

  在全球波特迷對情節發展正進行火熱揣測的同時,《哈利波特》的第七部、也是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聖》打破了出版史上由《哈利波特》第六部保持著的紀錄。據《哈利波特與死聖》的美國出版商宣佈,第七部的初版印刷數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1200萬冊,而網上最大的書店亞馬遜於7月2日宣佈了它的另一項新紀錄——《哈利波特與死聖》以160萬冊的訂單量打破了該店有史以來最高預定數紀錄。

  紐約時報記者A.O.斯考特評論稱“儘管《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不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但至少,它是一部很棒的電影”。

  你是從何處得到的靈感來創作這個故事的呢?

  這是作家們被問過的最多的問題了。事實上,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人們似乎對此不是很滿意——儘管事實就是如此。有時候,是靈感來找我的(就像我書中所寫的魔法一般);而有時候,我則需要坐下來想上一個星期,才能確定故事大致的脈絡,開始寫作。事實上,我也無法確切地告訴你《哈利波特》的寫作靈感究竟來自於何處。

  我正坐在從曼徹斯特到倫敦的火車上,這時,靈感突然出現在我腦海裏。我花了四個小時在腦海中勾勒了霍格沃茨——這是我最最有趣的旅程了。當我在女王十字車站下車時,書中的許多人物已然誕生了。

  你是如何為劇中人物起名的呢?

  我從各種各樣不同的地方收集了與眾不同的名字,並且,最終我會為它們找到合適的用途。“鄧布利多”是一個古老的英文單詞,意思是大黃蜂,我認為這個詞很適合霍格沃茨的校長——他熱愛音樂,而且我想象中的鄧布利多就是一邊哼著歌一邊走來走去的。“海德薇”是一位中世紀的聖徒。我甚至用了街道的名字作為人物的姓氏。有些單詞是我自造的,比如“馬爾福”和“魁地奇”。

  魁地奇現在已經非常出名了,你可以透露一下是在何時何地創造出的魁地奇嗎?

  魁地奇開始於11世紀的一個叫做魁地奇沼澤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在地圖上找不到的——但是很顯然的,那是由於魔法師們讓它在地圖上隱形了。事實上,那是一個用掃帚進行的十分不成熟的比賽,在隨後的兩個世紀中,人們為比賽注入了更多的元素直到它變成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那樣。

  為什麼一共有四個球呢?

  事實上,開始只有一個球——那是用來射門得分的,但是後來,為了使比賽更有趣,不斷加入了別的球——有了鬼飛球、遊走球,直至有了金色飛賊。

  在第七部中會出現魁地奇比賽嗎?

  不會,因為第七部的氛圍是黑暗,甚至略微有些邪惡的。

  你用了多長時間寫作小説呢?

  我幾乎一生都在寫作。在寫作哈利的設想出現之前,我寫了兩部小説——儘管我從未想過要將它們出版(這樣做果然對極了,我不認為那兩部寫的很好)。

  七本書是一個很長的系列呢。

  是的,沒錯。我不認為人們會説——看啊,她精疲力竭了、寫不出來了——大家不會這樣做的。

  人們猜測作為終結版的《哈利波特與死聖》結尾的最後一個詞是“傷疤”,是這樣的嗎?

  我已經對結尾做了修改,“傷疤”一詞出現在快到結尾處,但不是書中最後一個詞。

  能否透露一些第七部的細節呢?

  我還不想透露太多細節,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小説情節將更加黑暗。隨著哈利年齡的增長,他將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如果這本書太嚇人了,我表示抱歉!

  書名中的“死聖(Deathly Hallows)”究竟是什麼意思?

  任何對於“聖徒(Hallows)”的説明都會泄漏太多故事細節——難道不是嗎?——標題是作為故事的總括的。因此,我恐怕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了。

  哈利在第七部中會死去嗎?

  我只能説,三位小主角中有兩位會死去。當我完成接近終結的一章時,我絕對是號啕大哭。我發自內心地在哭,我在酒店的小酒吧一口氣喝下半瓶香檳,回家時,我的臉上滿是淚水衝下的睫毛膏。那可真是太難過了。

  你怎麼看待書中所表現出的“智慧”,就像鄧布利多身上所體現的那樣?

  巨大的智慧並不能保證你不會在情感上遭到誤解、受到傷害——這在第七部中將會得到展示,當然在第五、六部裏已經表現了——鄧布利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事實上,我認為,很高很高的天分往往會帶來問題——這就是鄧布利多所面對的情況,因為他的智慧使得他被孤立了。我想大家應該能在書中看到,他的同伴在哪兒?他的知己在哪兒?他總是那個奉獻者、那個有著洞察力的人、那個充滿智慧的人。

  有人揣測稱,鄧布利多是從未來穿越時空來到現在的哈利或者羅恩,是這樣嗎?

  不是,鄧布利多不是未來的哈利或者羅恩,也不是哈利的親戚。

  在第七部之後你會再寫關於哈利波特的書嗎?

  如果你指的是小説的話,我想我不會——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創作計劃。我可能會寫一本魔法世界的百科全書,這樣一來我就可以讓之前的小説中從沒出現過的人物出場了。

  書中的人物有基於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人的嗎?

  提問很巧妙啊!我的回答是——有,也沒有。我不得不承認赫敏格蘭傑有點像那個年紀的我,儘管我既不像她那樣聰明也不像她那樣討厭(我希望如此!)。羅恩有點像我的老朋友,斯內普教授很像我過去的老師,但我並不是特指哪一個。

  你最喜歡的作家是誰?

  一直以來我最喜歡的作家是簡奧斯汀,但當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喜歡保羅賈裏科的Manxmouse,C.S.劉易斯的《納尼亞傳奇》。

責編:同星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